佛教法義實踐論壇

 

什麼是智慧之光

智慧之光 (第三版:增訂版) 帕奧禪師著 弟子合譯

第二章:什麼是智慧之光

關於智慧有光明,佛陀在《增支部.三集.掬鹽品.相經》

(Aiguttara Nikaya, Tika Nipata Looakapallavagga, Nimitta Sutta) 裡說:Yato ca kho bhikkhave adhicitta- manuyutto bhikkhu kalena kala samadhinimitta manasikaroti, kalena kala paggahanimitta manasikaroti, kalena kala upekkhanimitta manasikaroti, ta hoti citta mudu?ca kammaniya?ca pabhassara?ca, na ca pabhangu, samma samadhiyati asavana khayaya.──

「諸比丘,勤修增上心之比丘,有時作意定相,有時作意精勤相,有時作意捨相,因此其心變得柔軟、適合作業、 極光淨、及不易壞。他的心安穩地住立,直到漏盡。」

什麼是增上心?

止禪心(奢摩他修習心)和觀禪心(毗婆舍那修習心)兩者都是增上心。

正當培育止禪心及觀禪心的比丘, 有時需要專注在能引發定的相,以培育定力;有時專注在能引發精進的相,以培育精進;有時專注在能引發捨的相, 以培育捨。

這表示他必須平等地作意定、精進及捨三法以平衡它們,而不應僅只專注其中之一。

若精進過強,心將變得掉舉、散亂;若過度在定,心將陷於懈怠、厭煩;若過度在捨,心將陷於愚痴。因此,平衡定和精進是必要的。

精進有兩種:身精進和心精進。這兩種都必須夠堅強。即使禪修者的身體是坐著,但若他不精進地防止心散亂在外面的種種目標上, 他能夠成功嗎?不,他不能。即使他一直想打坐,但若身體不能持續坐著,缺乏身精進,他能夠成功嗎?不,他不能。

所以這兩種精進都是必要的。同時,定也是必要的。若有了精進和定,他必須保持心平衡地專注在禪修目標,不要過度熱忱, 也不要感到厭悶。

假如不感興趣,心就會變得微弱;過度的狂熱,心則陷於擾動、散亂。因此,他必須保持心平衡地專注於禪修目標, 這就是「中捨性」,而在這裡則稱為「捨相」。

如果他這樣修習,會有什麼發生呢?Ta hoti citta mudu?ca kammaniya?ca pabhassara?ca.──「其心變得柔軟、適合作業又極光淨。」

當有了柔軟和適業的心之後,如果想要擁有定,他能夠獲得定;如果想要轉修觀禪,他能夠轉修觀禪;如果想要辨識名色法, 他能夠辨識名色法;如果想要知見因果,他能夠知見因果。

無論想要修習什麼業處,他的心都能專注於該業處。不止如此, 同時他的心將變得明亮,且極光淨(pabhassara);

na ca pabhaigu: 他的心不會被敵對的煩惱(kilesa),即蓋(navaraoa)所破壞;

samma samadhiyati asavana khayaya:他的心安穩地住立, 直到漏(asava)盡,證得阿羅漢果。

止禪心有極光淨的光嗎?是的,沒錯。觀禪心有極光淨的光嗎?

是的,沒錯。

但大多數人只曉得生滅智階段的觀禪心有光, 而不知道止禪心也有光。

《增支部》的《睡意經》(Pacalayamana Sutta)敘述大目犍連尊者證得阿羅漢果的經過。

在此經中, 佛陀教導大目犍連尊者日以繼夜地增強光明(aloka),以克服昏沉和睡眠。在《增支部》的《光明經》 (aloka Sutta)和《放光經》(abha Sutta)裡,

佛陀提到四種光明:

一、日光;
二、月光(包括星光);
三、火光;
四、智慧之光。

對於智慧之光,《睡意經》的疏鈔提到四種:

一、天眼通有很強的光;

二、一切遍處都有光;

三、從接近近行定的預作定(遍作定)起始,一直到最高的止禪心都有光;

四、觀禪的光明隨煩惱(染),這是觀智的光明。

若是如此,有人將會問:止禪心及觀禪心兩者都有光,為什麼還特別強調觀禪隨煩惱的光為光明呢?

這是因為在初修階段所出現的光,在程度與力量上並不像這種光明那麼強。

《清淨道論》第20章.節107中敘述:

`Na vata me ito pubbe evarapo obhaso uppannapubbo, addha maggappattosmi phalapattosma'ti. Amaggameva ‘maggo'ti, Aphalameva ca ‘phala'nti gaohatto.──

「『我現在生起這種以前未曾生起的光明,我實在得聖道、聖果了。』如是執非道為道,執非果為果。」

他誤以為:「從前未曾生起這種光明,一定是我證得道和果了。」他誤執非道為道,非果為果,因此乖離了正道。

由於這光明會令人乖離正道,所以將它列為隨煩惱之一。在這階段出現這種光明是很自然的事。

但對於智慧之光,人們就有許多疑問:智慧有光嗎?

名法有光嗎?

對於這些,《大疏鈔》解釋:Vipassanobhaso ti vipassana cittasamunnhita, sasantatipatita utusamunnha- na?ca bhasura rapa.──

「觀禪的光明,是由觀禪心引生,以及由自身相續中的時節所引生的極光明色。」

什麼是觀禪的光明呢?

上文提到兩種起因:

一、觀禪心,二、禪修者本身色相續流裡稱為時節的火界。

當禪修者在修習色業處的階段,就會很容易瞭解以下兩項解說:

一、在一切由名色所組成的有情,除了結生心之外,每一個依於心所依處生起的心都有能力製造心生色。

這些心生色生起為心生色聚。

分析這些色聚時,你就會看到它的八種色法:地、水、火、風、顏色、香、味及食素。

對於觀禪心製造的心生色,它的顏色界(顏色色法)或色所緣是「很明亮的色」(bhasura rapa)。

二、心生色聚中名為時節的火界能製造新的色聚。依於止禪心及觀禪心的威力, 由火界所製造的新色聚能夠由內向外擴散出去。

如果再分析,你會看到每一個由火界所製造的色聚中的八種色法: 地、水、火、風、顏色、香、味及食素。其中的顏色界是「很明亮的色」。

這些解釋顯示「觀智之光」是:

一、由觀禪心製造的心生色聚的顏色界的光明;

二、由心生色聚的火界所製造的時節生色聚的顏色界的光明。

止禪心所引生的光明與上面的解釋相同。因此,這真的是觀智的光明嗎?

不,這不是。

這在經典上僅僅是用以隱喻而已。不說由「因」(智,?aoa)引生的「果」(色rapa)有光,而隱喻地說為「因」本身有光。

事實上,它是心生色及時節生色的顏色界。

譬如:我們說床很吵地叫喊(這是緬甸人形容某人粗魯地坐下,而令床發出噪音的隱喻。)。床真的能夠叫喊嗎?不。 事實上是坐在床上的人使它發出噪音。

在文獻上,有些字作隱喻用,以使事實更加容易瞭解。那為什麼在這個部分用了隱喻呢? 這是因為止禪心及觀禪心愈強,光就愈亮;即為了顯示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

另外一點:例如這座講堂被燈泡所照亮。當這些燈泡亮著時,其光被講堂內的其他東西所反射。

同樣的道理,當心生和時節生色聚裡的顏色界發亮時,業生和食生色聚裡的顏色界也就會反射,而一起發光。

所以疏鈔說,這光明在自身色相續流裡產生(sasantati patita)。

接著,疏鈔再比較心生色和時節生色兩者光明的強度:

Tattha vipassanacittasamunnhita yogano sararatthameva pabhassara hutva tinnhati, itara sarara mu?citva ?aoanubhavanarapam samantato pattharati.──

「在這兩者當中,觀禪心引生的光明,僅存於禪修者的自身之中。

另一者(指時節生之光)則依『智之威力』,而向(身)外擴散。」因此,這些向外擴散四射的光明,是時節生色聚的顏色界。

這光明依於智的威力而生起,強弱依照智慧的深淺而定,慧力愈強,光就愈明亮。

Ta tasseva pa??ayati:「僅有行者之慧(能得見)彼(光明)」。

這種光明僅能由行者之智慧看到,其他人則不能看到。例如:我們可以用肉眼看到X光嗎?不可以。

我們是否可以因為肉眼看不到X光,而說X光不存在?不,我們不可以這麼說,因為我們的確是能夠拍到X光片的。

Tena phunnhokase rapagatampi passati.(Sarannhadapana-naka,2,p.236, Mahanaka,2,p.429):

「這色(光)所到而接觸的空間,他都能看見。」

當光向外擴散時,在其所到之處,人們都可以看到種種目標。他用什麼去看這些目標呢?

Passanto ca cakkhuvi??aoena passati, udahu manovi??aoenati vamasitabbaiti vadanti:

「他們說,當(行者)在看的時候,他應觀察自己到底是用眼識看,還是用意識看。」

由觀智而生的光,能夠用來看或分析外在的諸目標。

而止禪心的光明也可以用來辨識外在的目標,但是它並不像天眼通那樣準確。

所以,在看的時候,到底是由眼識還是意識看見外在的目標呢?

《大疏鈔》在解釋這點時所給的結論是:

Dibba cakkhulabhino viya ta manovi??aoa, vi??eyyamevati vuttam viya dissatati.──

「就像得天眼者,彼以意識得見種種(外在)目標。」 他是以依靠心所依處(hadaya vatthu)生起的意門速行心(manodvarika javana citta)得見,而不是以依靠眼淨色生起的眼識得見。

當禪修者培育止禪心與觀禪心時,如果他去辨識,就可以看見許多外在的目標。

特別是修習慈心觀的禪修者,在以「願一切天神得以脫離危難」的方式散播慈愛時,由於其光向外擴散, 他可以看見許多天神。

同樣地,在以「願一切墮惡趣者」的方式散播慈愛時,他會看見許多苦界的有情。 這是因為止禪心所產生的光明之威力所致。他是以意識看見,而不是以眼識。對於修習觀禪的禪修者,如果沒有這種光明, 他就不能觀照外在三十一界的名色法。

是否無論在什麼時候,只要光明出現,即可說已經達到生滅智的階段?

不能這麼說,僅只在生滅智時有光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其他的觀禪心及止禪心也都有光明。但比較起來,在生滅智階段生起的光明和在它之前生起的光明是不同的。

若是不同,它們到底那裡不同呢?對於這點,禪修者親自修習的時候就會瞭解。

http://dhammarain.online-dhamma.net/books/paauk-4/paauk-4all.htm

top

 

佛教法義實踐論壇

 

 

inserted by FC2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