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禮敬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者

    身念處禪觀修法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階智    回首頁

    .3-1-1 名色分別智.....116     .3-1-2 把握因緣智......117
    .3-1-3 審察遍知智.....118     .3-1-4 生滅隨觀智......119
    .3-1-5 崩壞隨觀智.....122     .3-1-6 怖畏現起智......123
    .3-1-7 過患隨觀智.....124     .3-1-8 厭離隨觀智......126
    .3-1-9 欲求解脫智.....127     .3-1-10 審察隨觀智....127
    .3-1-11 行捨智.........128     .3-1-12 隨順智.........129
    .3-1-13 種姓智.........131     .3-1-14 道智............132
    .3-1-15 果智............132     .3-1-16 思惟反射智....133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階智

    聖者脫離了生死輪迴,斷盡了一切貪愛,乾枯的河道中,愛水不再奔流,生死的巨輪不再轉動, 這就是苦的止息:涅槃。(小部-尼柯耶)

-116-

回到目錄

3-1-1 名色分別智

        此智是修行者體會到當下的實相。實相是指身心自然的真實狀態,此智改變妄執身心 是「我」的邪見。因為妄執身心為「我」的煩惱(邪見)已經存在非常長久的時間了,所以此智 (見到身心無我的智慧)對於修行者而言是非常難以在當下掌握到的。想要成就此智的人就必須奉行佛陀在 《大念處經》中提到的四念處正確修法。

        想要成就此智的人修行者,必須以逐漸增強的思慧常常在當下掌握到身心, 直到正念正知生起猛利的智慧,然後引發正見。例如,正見生起的時候,修行者會知道當下正在觀照什麼色身、 什麼心(坐的色身,心在聽等等)→而他也清楚是心知道這是坐的色身等等。而且進一步他會了解到 世界萬物也只是色法和心法而已→非男、非女、無我或靈魂→而修行者現在知道這一點,甚至是由他內 心深刻體會的。自我的邪見破除時,修行者會感到驚訝,因為從出生以來他從 未有過這種無「我」的感覺。

        由於猛利的實相般若將我們的邪見從他的感覺中根除, 現在他就能體會到身心自然的真實狀態(實相)了。

        修行者成就此智時是自知的,就像吃糖一樣→用不著別人告訴他糖的滋味如何。

-117-

        在長含經中,佛說:「法是可以由智慧直接體證的」。 法是不需要老師向你解釋你成就了那一種智慧→你可以由自己體驗知道。有時修行者也會認為他已經 成就了達到某一種智慧,但並不是很肯定,通常如果自己還不肯定的話,就很可能是他還沒達到那一階智。

        這一階智稱為見清淨,因為在體證的那一剎那是沒有煩惱的,但這種正見尚 未真正體會到三法印,要見到無常、苦、無我還需要更進一步的修法。

        此智(第一階智)成為修行者的「歸依處」,因為他親自嚐到了實相的滋味, 就像吃糖一樣,他體會第一階智是因為他親自嚐到它的。

        從現在起,他清楚不是「他」在坐而是色身在坐,不是「他」在看而是「心」在看 等等→而且進一步,他了解到每一個他所見到的有情只是身心而已。從這時起,名色(身心) 就成為他的老師了。

3-1-2把握因緣智

回到目錄

        修行者體會到第一階智的時候,如果他持續地在當下觀照身心, 他將體會有很多種色身和很多種心,並且觀照的時候,不會將兩者混淆在一起。例如,以前坐的色身 痛時,他注意到痛,但他只知道是坐的色身痛,並沒有體會到這個苦是心受。現在他不但知道坐的色身痛而且體 會到心受知色身痛。因此在此智,他體會到身心兩者皆從因緣而生並且身心是互為因緣, 因為心要作由需要意根、其他諸根(器官)和所緣才能起作用。相反地,色身也要依靠心才能動作走、移動等等。 修行者當下體會到身心皆從因緣而生並且互為因緣,他就明白身心不是由上帝或超自然的力量所創(邪見)。

-118-

        現在的身心,事實上是從過去的無明、愛、取和業而來。 身心需要食物賴以維生。修行者以智慧體會到這種因緣關係,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是如此。 他體會到此世是由此而生(由因緣而生),因此對於過去也是由此而生,未來也要由此而生是確信無疑了。

        在七清凈當中,此智(第二階智)稱為度疑清凈。在此智以後, 修行者覺得自在了,因為他死後一定能往生善趣,能體證到此智的人稱為「小須陀洹果」。

3-1-3審察遍知智

回到目錄

        在前一階智,修行者只要體會到身心的因(生起),還沒體會身心的滅→由於 身心迅速不斷的生滅, 對於見到生滅現象,修行者的智慧還很弱。如果修行者繼續保持在當下觀照身心,他很快就可以見到生滅的身心, 但這時候智慧還不只以見到相續的空檔。例如從坐姿變換到立姿,修行者可以見到滅去的舊姿勢(坐姿)。 但坐著當下觀照時,因為智慧還不夠強,還無法見到生滅的身心。但他可以了解身心的三法印。而這還不是真正的當下, 真正的當下要第四階智在才現前。

        《清淨道論》稱此智為「審察遍知」。

        在七清淨中此智稱為「道非道智見清陣」,此智可以導致真實的道路→亦即下一階智。

-119-

3-1-4生滅隨觀智

回到目錄

        此智是體會身心的生滅並且相續的感覺(妄執身心為相續的錯覺), 現在看起來事實上是身心生滅的分離現象→在(修慧)當下。在此階智修行者可以見到身心同時生滅,事實上, 據佛所說,心的生滅比身的生滅快十七倍→只是修行者無法見到這麼快的速度,他可以見到兩者(身心) 同時生滅。此智可以清楚地見到身心的三法印,而且三法印可以消除心中潛伏的煩惱,也就是愛、 我(「我」的錯覺)、見(邪見)和顛倒妄想。

        此智可以告訴修行者修行正確與否。如果修行正確可以導致涅槃。 正確修法生起的智見是觀智(第四至第十二階智),如果修行錯誤就會產生觀的染→有十種觀的染稱為毗 婆舍那染。(見此智下一段介紹毗婆舍那染)。

        如果毗婆舍那染存在的話,表示修行者的清凈不足以厭離染( 煩惱)→因為煩惱深沈而智慧微弱,不足以厭離它。這種染是由於偏定造成的,偏定的現象會使修行者偏離了觀智, 而使他執著於不同的境界,而這些境界很容易使他誤以為是涅槃。這些境界包括光明、喜、捨等等。如果修行者以前 修過禪定的話,會很容易偏定。他會發覺如果這種定境一再發生的話,對於修毗婆舍那是一種非常大的障礙。信太強 或精進過猛也可能會成為障礙。這十種染可能會非常誘人,以致於修行者執著於境界之中,還迷糊地認為這就是涅槃, 甚至於他老師告訴他並非如此,他也不會相信。如果修行者不離開這些染著,他就無法進步至更上一層的階智了。

-120-

        行道智見清凈。如果修行正確的話,行道智見清凈是此智(第四階智)所生的 觀智,這樣稱呼它是因為它是正確之道,沒有混雜煩惱、貪愛和迷惑。三法印(注1)都包含在此智之中→因此這個階 智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如果修行正確的話,在此智可將三法印看得很清楚。智慧越增長,煩惱就越斷除:將身觀照得很 清楚的話,修行者就可以自己看到心了。

        觀的染(毗婆舍那染),如前所述,共有十種觀的染:

       (1)光明:修行者見到亮光,這時候他可能會誤認為他已經證得涅槃,因此滿足於 這種境界而起貪愛,但這是邪見,是他的「自我」認為他已經證得涅槃了。

       (2)智:某些修行者精通教理,會一直思惟佛法,而這種現象會使他偏離當下合。

       (3)喜:因為修行偏定而感覺喜,而這是染(煩惱)。修毗婆舍那時是不會有喜的 感受,因為體會到三法印不會導致喜的感覺。

(注1)見到三法印是用內觀(毗婆舍那),不同我們腦海中一般描述的印象。他們是:(1)解了諸法非自作而是由緣 的關係而起的,故得明瞭「無我相」。(2)解了即有而無及前際後際的差別,故得明瞭「無常相」。(3)解了生滅 的逼惱,故得明瞭「苦相」。(佛音尊者,清凈道論,第二十品,330頁)。

-121-

       (4)輕安:有時一種非常平靜的狀態會生起,這也是偏定的現象,三法印不可能 以輕安而體證的,這種情況下智慧也不會增長。

        (5)樂:樂的感覺也是偏定。樂一生起就無法見到苦了。

       (6)勝解:這會造成修行者誤以為他已見到涅槃了,而甚至他的老師告訴他事實 並非如此的時候,他也不相信他的老師的話。這是由於信太強慧太弱(通常慧和信要保持平衡)。

       (7)策勵:太過堅忍或精進會令行者感到疲憊,而使他的心變得不太清楚, 妄想就會生起。通常進和定要保持平衡,太過精進會導致妄想,太過偏定會造成修行者停 止修行。

       (8)現起:念住太強會導致偏定而使修行者會看到幻像(眼前現起各種圖樣), 然後他會偏離當下而無法繼續修行。

       (9)捨:有時猛烈的捨念會生起,而修行者會誤以為他沒有煩惱→煩惱為涅槃所 滅但他仍有邪見的煩惱(痴),而貪和瞋也只是暫時地平息,這種情況下他是無法繼續修行的。

       (10)欲:修行者會對所有觀的染感到快樂,並且滿足於維持現狀,而因此無法繼續修行。

-122-

        毗婆舍那染是一種內觀的染著,是由於偏定而產生的,這種情況修行者會 產生他已經沒有煩惱或已經達到涅槃的錯覺。他這種認為「我」已經達到涅槃的感覺是不清淨的。因為他是以 心中有一個「我」的方式在修行。(這已經不是毗婆舍那四念處禪觀了,因為毗婆舍那不是用一個「我」在修行。

        這些感覺對於修奢摩他是好的,但對修毗婆舍那卻是不好的,因為奢摩他 (定)會助長幻像,所以奢摩他需要很強的定,但對毗婆舍那並不需要。

        觀的染不會發生在三種修行者身上:

       (1)不是用正確方法修毗婆舍那的人。這種情況下所生的煩惱不會是觀的染。

       (2)修行不太精進的人(不太精進,偏定的現象就不會產生)。

       (3)成就聖道,知道正確修法的人。

        修行者去除觀的染的時候,他很快就能清楚的見到生滅的身心,在七清凈中, 此智(第四階智)至第十一階智稱為→行道智見清淨。

3-1-5崩壞隨觀智

回到目錄

        此智是只見到滅去的身心所產生的智慧,此智修行者會見到內(心)、外 (所緣)崩壞的五蘊。例如坐的色身為所知,是滅去的;而能知坐的色身之心, 本身也是滅去的。修行者從未見過這種現象,會產生畏懼和害怕的心理。具足精進、正念、正知→此智是強到足以拔除邪見的。滅去的感覺太強了,以致於修行者只專注於這種滅去的現象上,而無法注意到生起的現象。見到身心這種崩壞現象所生起的智慧對修行者產生很大多影響,因為他體會到天地萬物都是不實的、生滅的。

-123-

        此智成就時,可以破除顛倒妄想→稱為「常」顛倒想,一種妄執身心 是常的邪見。此智成就時,修行者就會感覺到這是正確的修法,而再也不想嘗試 錯誤的修法了。

        此智是拔除煩惱的第一步,而從此智開始一直到最後一階智(道智) 都持續在斷除煩惱。煩惱開始漸漸地斷除了,而這些煩惱正是每個人無始以來生死輪迴沈浸之處。

        證得此智有八種功德利益:

       (1)體會到未來任何形式的「有」(生命形態),是沒有任何樂趣可言的。

       (2)因為體會到此生是苦,而感覺到此生是沒有任何樂趣可言的。

       (3)對於滅苦產生強烈的樂欲。

       (4)如果是比丘,會產生僅需要簡單的生活必需品的欲求(少欲知足)。

       (5)也讓比丘生起嚴格持戒的強烈欲求。

       (6)使證得此智的人不會犯戒。

       (7)修行者變得樂於盡責、忍辱、同情他人的煩惱、也不容易受噪音等干擾的影響。

       (8)超脫樂與不樂的感受。

-124-

3-1-6怖畏現起智

回到目錄

        此智中,體會到身心是有害的智慧生起了,因為第五階智見到身心崩壞的現象 ,身心不實的感覺生起→體會到身心一直是迅速生滅的→這令修行者畏懼和恐怖的。

        修行者對於身心的感受再也沒有樂趣可言了,甚至將來要出生於任何形式的生 命(有),都會令他感到畏懼的→對過去的出生也是如此的感受。此智可以降服貪愛,但還無法完全拔除。 智慧是貪愛之敵,但就像在皮癬的患處抹藥一樣,藥效退了之後皮膚又開始癢了。

3-1-7過患隨觀智

回到目錄

        第六階智證得時(怖畏),就會導致此智,每一階智都引發至下一階智 的生起,而每一階智的感受都逐漸增強。修行者認知身心是過患的,而覺得如果沒有身心是最好的。

        此智體會到身心的五種過患:

       (1)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注1)的身心都好像是困在火坑一樣。

       (2)體會到任何形式的有(生命)好像被十一把火困住一樣:生、老、病 、死、憂、悲、苦、惱等火。(見1-4-4-2節第一聖諦的十一種苦)。

       (3)體會到無明是身心的因,而因無明有生老病死,所以無明是過患的。

(注1) 欲界(此世界加上他方有感官享樂的世界),色界(有形體的世界),無色界(沒有形體的世界)。

-125-

       (4)體會到身心每一刻都在衰變和崩壞,而因此是過患的。

       (5)體會到再繼續生死輪迴是過患的、危害的→因為任何形式的有(生命) 的身心都是苦的根源,只會再引發苦果。

        體會到五種過患的同時,也會生起五種功德:

       (1)不再出生是快樂的,一個沒有身心之處是最安隱。

       (2)如果不再出生於任何「有」是最快樂的,而這即是通往涅槃之道。

       (3)如果斷除了造成身心的因,就可以不再受苦的束縛。

       (4)沒有身心在任何「有」中衰變,會是一個寂靜安隱之處。

       (5)不在輪迴中出生是有益的,而且是快樂的泉源。

        在此智中,修行者體會到身心或五蘊是實相(非男、非女),但這種實相卻是 一種過患。此智也有很強的智慧可以防止貪愛在心中產生顛倒妄想。此智是貪愛之敵,而使貪愛難以產生作用,因為 五蘊被視為過患、危險而沒有樂趣可言,所以貪愛無法在感受中暫留。

        在此智中,修行者不再將正念視為好的,而視之為具足三法印(無常、苦、無我) 的法→但正念仍然發揮作用。甚至對於智慧也是如此看待→無喜歡或不喜歡。這是因為沒有愛或見(邪見)讓修行者 對正念和智慧產生貪愛。

        即將成就涅槃的心,必須修到對貪愛產生敵對的感覺,然後心才可以脫離輪迴 而達到涅槃之道。

-126-

        換句話說,如果修行者還妄孰身心為常、樂、我、淨的話,那麼心就無法脫離輪迴,通達涅槃而滅苦。心必須體 會到苦,而體會苦的智慧將引導修行者成就涅槃。 涅槃不能由禪定證得,因為禪定會產 生樂顛倒想(妄執五蘊是快樂的),而不能體會身心是過患的真相

3-1-8厭離隨觀智

回到目錄

        在每一階智中,智慧是越來越強,此智對身心(五蘊)厭離的感覺生起了,這 是由於上一階智觀察身心過患的結果,但這種厭離不是瞋心而是智慧。這種情形導致不想再出生於任何「有」之中, 即使是最高的地位→國王,或億萬富翁。這就像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暗路是再繼續生死輪迴,另一條明路是安全保險 的涅槃。由於對身心的厭離,對於這條暗路不感興趣了,而通往涅槃的明路卻似乎是非常動人的。這種從放下貪愛所得 的智慧稱為厭離隨觀智。如果完全放下貪愛便稱為離染(無執),這導解放或解脫,再由解脫導致涅槃。

        成就比智至少可以體證三法印其中的一相:無常、苦、無我。如果厭離的感覺含有 瞋心的話,就不是厭離隨觀智了,而這種含有瞋心的厭離是無法見到三法印的。

        想由修毗婆舍那而脫離生死輪迴的人,如果成就了此智,所有的煩惱,即使是從前 很強的煩惱, 也會變鬆變弱了。從此智起由道心(注1)而引導致涅槃之道。

        此智厭離的覺受可以摘要成法句經的偈頌:

        諸行皆無常,
        智者了知此;
        直道厭離苦,
        此解脫正道。

-127-

3-1-9欲求解脫智

        從第七階智體會身心危險和過患,而從第八階智生起了厭離,現在修行者對 於身心已經充滿了一種求解脫的樂欲:就像被關在牢裡的人,無時無刻都想逃跑一樣。第六、七、八階智是相關 聯的,而每一階智的覺受越來越強,怖畏現起智引發過患隨觀智,而再由過患隨觀智引發厭離隨觀智→然後產生 欲求解脫智。然後由此智(第九)導致涅槃:因為欲求解脫可以導致對更精進而求證涅槃。

3-1-10審察隨觀智

回到目錄

        在前幾個階智中,由怖畏知過患而生厭離,而導致欲從身心解脫出來。此智, 由於欲求身心解脫的結果,激發修行者(注2)想找出一條解脫的路→但還不知道怎麼做,只要體會到身心中的三法 印,而生起一種強烈欲求脫離身心的感覺。

(注1)導致涅槃的道心(或道識)是:厭離、離染和彼分涅槃(以反面取代的方式暫滅煩惱)彼分涅槃的例子是在第 一階智時,我見被正見所取代。)

(注2) 這裡所用的「修行者」是方便講,但事實上只有般若在作用→非男、非女、無人。)

-128-

        這種想解脫的欲求起源於第七、第八、第九階智,這三個階智加在一起引 發一種非常清楚而猛利的般若智慧和想要斷除煩惱的欲求並設法尋求一條解脫之道:一條可以脫離生死輪迴而 伸展到未來的道路。此智,修行者比前幾階智更常見三法印。因為見到身心的無常、苦、無我,就引發想要滅苦的強烈欲求。

        (佛說只有三法印能引導人出離苦痛。一個修行者從未見過三法印,就無 法脫離生死輪迴。導致涅槃唯一的道路,就是將身心視為無常、苦、無我)。

3-1-11行捨智

回到目錄

        此智引發對身心(身心的行)的冷漠,再也不會對身心產生執著和貪戀→身心 是長久以來我們妄執為「我」「我所有」「我自己」的東西。但這種冷漠夾雜著厭離的心態。

        此智由前一階智發展而來,能夠強烈而清楚地照見五蘊(行)的不堅實性: 非男、非女、無人、非上帝等等。→而且生命一天天地消失了,可能很快就要死→對於身心實在是毫無樂趣可言。

        以智慧體會到身心是空的,非男、非女的時候,不會再對身心產生興趣了。 同樣地,覺得世界也的是空的。因此捨心→對身心無愛憎之念→但這是與厭離相應的捨。現在,心中想要證得涅 槃而再也不想管身心了,也不想再生於三界之中了。(見第七階智注腳)。

-129-

        此智是世間範圍內最高階智,此智可以啟發修行者的道心(道識)和果 心(成果),而使修行者成為一個聖者。這是一種很猛利的智慧,並且能斷除大部分的煩惱,因為此智可以很清 楚地見到三法印,所以引發了實證涅槃的強烈意願。

        第九階智(欲求解脫)、第十階智(想找出路)、第十一階智(諸行的捨) 都是相關聯的→但第十一階的智慧較強。

        與三法印任何一相相應的捨心皆可稱為解脫心。

        如果觀無常而趣向涅槃解脫的,稱無相解脫門。
        如果觀苦而趣向涅槃解脫的,稱無願解脫門。
        如果觀無我而趣向涅槃解脫的,稱空解脫門。

3-1-12隨順智

回到目錄

        因為此智是一個完整的智慧,所以可以幫助修行者體驗四聖諦。此智是 由前面幾個階智引發而生起的,而此智的猛利智慧比前幾智更具足信心、更加精進、更有念住、更具慧解→因為它 體證了苦諦和集諦。以三十七道品而論,以智己經到達七菩提分(七覺支)(注1)的程度了,因為它可以幫助體證四聖諦。

        佛法中有三個層次的智慧(見圖3-1)

        第一和第二階智:知遍知

        第三和第四階智:審察遍知

        第五和第十四階智:斷遍知

-130-

        毗婆舍那的作用是從第一階智開始,逐漸斷惑至第十二階智為止。但此智仍 屬於世間→是世間智的作用。隨順智以三法印為所緣,也是最後一個觀智。

        隨順智是由觀三法印的任何一相而引發道剎那(主宰道識的心) ,(見第十一階智的最後三段)這整個過程僅在生起三個速行心極短的時間內完成。隨順智源於行捨智(第十一階智)並且 是種姓智(第十三階智)生起的資助或助緣。

        從隨順智(第十二階智)發展至種姓智(第十三階智)的過程如下:

隨順智

-131-

        就像懸吊在繩子上過河一樣,抓住繩子的是遍作(隨順智的第一個速行心:準備心), 遍作心為道心作準備,下一個階段懸吊的繩子將人帶到河流中間的是近行(隨順智的第二個速行心) 而隨順智再將人帶到對岸上。 當人落在對岸的時候,此心稱為種姓智,此心是以涅槃為所緣。

        隨順智是世間範圍的最後一智→世間範圍亦即以身心為所緣,從現在起以涅槃為所緣。

        上述的方式(過程),從世間心到出世間心稱為法決定(模範的次第)。

3-1-13種姓智(行道智見清淨)

回到目錄

        此智在是在通往道智(第十四階智)的道剎那生起時所引發的智慧, 而此智不同於前面其他階智的地方是此智以涅槃為所緣(出世間),但心仍屬於世間。雖然不再以身心為所緣, 但此智尚未完全達到出世間,而前一階智的心和所緣都還屬於世間。

        在此智中, 心的智慧使修行者從凡夫轉變成聖人, 這是在生死輪迴中,心第一次以涅槃為所緣,雖然是以涅槃為所緣,但此智還無法斷惑。

        阿姜念說此智就好像剛開始從事一件工作的工人,對他的工作尚未完全熟悉 一樣→這即是為什麼此智還無法完全斷惑的原因。

-132-

3-1-14道智(智見清淨)

回到目錄

        此智生於道心之中,而道心是以種姓智(第十三階智)為助緣,如同第十三 階智一樣,此智也是以涅槃為所緣,但此智已完全斷惑並且心和所緣都是出世間的。

        此智在以四個道心的力量完全斷惑的過程中,是第一個生起的道心。 當這個道心生起時,即證得須陀洹果(入流果)(注1:後面三個道心導致更高的果證:斯陀洹、阿那含、阿羅漢。) 雖然這個道心生起僅一剎那,卻使生命減少到最多僅剩七番生死便可脫離輪迴了。 (須陀洹)

        此智稱為八正道中的正見:對四聖諦的正見。此階的智慧像是雷雨中的閃電一般, 因為它是非常強,非常明亮而突然的。

        道心第一次生起時稱為須陀洹道。在更高的道果上,又生起了三次。修行者第一 次成為聖者,他不會再墮於四惡趣中。

        此智是樂的→出世間樂。共有四個出世間智:

       (1)須陀洹道(屬於入流識)

       (2)斯陀洹道(屬於一來識)

       (3)阿那含道(屬於不來識)

       (4)阿羅漢道(屬於阿羅漢識)

-133-

3-1-15果智

        在七清淨中,此智稱為智見清淨,道心(道識)在前一階智(第十四階智) 生起時,是以涅槃為其所緣並且完全斷惑→然後在此智中,果心生起的感覺是非常深刻而寂靜的。這種順序稱法決定, 是次第的模式→亦即果心總是根著道心而來。果心生起時,有時是三個剎那,有時是兩個剎那。根器較利的修行者跳過 遍作而從近行開始,然後隨順、種姓、道心、然後果心(成果)是三次而非二次。

        果心是從道心而生的出世間果,果心一生起,就滅去→它是沒有作用的。 果心滅去之後,涅槃不再是心的所緣。在果智時修行者第二次成為聖者(第一次在道智→第十四階智)。他現 在稱為須陀洹果的聖者,並可確定最多再七番生死就可以圓覺了。

        對於三個智階而言,此智完全在證智之中。

3-1-16思惟反射智

回到目錄

        在此智中修行者思惟前幾智所體證的五件事:

       (1)道智(第十四階智)(由此道而來)

       (2)果智(第十五階智)(曾獲如此功德)

       (3)涅槃(以此法為緣而通達)

       (4)已斷的煩惱(曾捨斷此等煩惱)

       (5)殘餘的煩惱(此等是我殘餘的煩惱)

        此智源於果智(第十五階智),而且又再回到世間的程度。因為我們回復到世間心, 涅槃也不再是心的所緣了。

        體證此智而達到任何到三個階段的成就者(須陀洹、斯陀洹、阿那含)稱為有學的 聖者。在此智(第十六階智)阿羅漢只思考前面四項,因為阿羅漢已經沒有煩惱,所以不再思惟殘存的煩惱了。不是所 有達到此智的聖者都思惟以上所有的問題,某些利根器的修行者,只思惟前三項→而完全不思惟煩惱。

-134-

        此階的智慧不同第十四階智、第十五階智→它們在當下以涅槃為所緣。而此智,修 行者只是反應,而不在當下。前一階智好比嚐鹽巴,而此智就像思惟鹽巴的滋味。因此,不是出世間心,而是世間心, 即使這是世間智,七清淨也將它列為智見清淨,而把出世間智(第十四、十五階智)列在其下。這是因為此智源於第十四、十五階智。

        注:

        (a)在第一個成就的階位,第十三階智稱為種姓智,因為修行者由凡夫種姓變成了 聖人種姓:但接下來的成就(斯陀洹等等)此智稱為灌頂智,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成就者早已經是聖人了。但成就每一 個道果的剎那心都是一樣的。

        (b)第一階智至第十二階智都還屬於世間,第十四、十五階智是真正的出世間, 第十六階智又回到世間了。

        (c)有十種障礙將人束縛於輪迥之中:

        它們是:

       (1)「我」的邪見。

       (2)懷疑佛陀的教法。

       (3)執著於儀式和典禮(戒禁取見)

       (4)欲貪。

       (5)瞋恨。(以上稱五下分結)

-135-

       (6)色貪。

       (7)無色貪。

       (8)慢。

       (9)掉舉。

       (10)無明。(以上五個稱五上分結)

       (s1)入流者(須陀洹):破除了前三種束縛,入流者是入於能導致涅槃之流, 他最多再七番生死便可能解脫了。他已經確定不會再生於惡道:地獄、畜生、餓鬼、修羅。

       (s2)一來者(斯陀洹):第四、五束縛減弱了,他再返回欲界一次便可解脫生死( 欲界是指人、天)。

       (s3)不還者(阿那含)第四、五個束縛破除了,他不會再生於欲界。

       (s4)圓覺者(阿羅漢)最後五個束縛破除了,他不會再生於任何世界。

       (d)七清淨:第一階智是七清淨中的見清淨。第二階智五七清淨中是度疑清淨。 第三、四階智是道非道智見清淨。第四至第十三階智是行道智見清淨。第十四至十六階智是智見清淨。

第三篇成果全文完

 

 

 

回到目錄

 

inserted by FC2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