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義精華

弘法於馬來西亞(下)
Venerable Sayadaw U Thandara 宣講
U Khin Hlaing 轉錄
Miss Hoo Soon Ying 編輯
原標題:弘法於馬來西亞
書名:唯一的道路
原出版:大乘精舍印經會(1993年版)

Venerable Sayadaw U Thandara

 

目錄
-00- 
-01-  三種知識
-02-  三十二種身體的組織
-03-  以手指為例
-04-  精神和物質
-05-  十八種元素的分析
-06-  看的那一刻
-07-  聽的那一刻
-08-  嗅的那一刻
-09-  嘗的那一刻
-10-  觸的那一刻
-11-  識產生的那一刻
-12-  生滅法的解釋
-13-  基本目標的解釋
-14-  感覺的解釋 尚未完成
-15-  依八正道來進修智慧禪
-16-  結論終言

 

返回目錄

禪師Venerable Sayadaw U Thandara是緬甸仰光 Mahasi Sasana Yeiktha五大 Sayadaw之一。
禪師被邀請來到馬來西亞主持智慧禪修持課程。
第一個課程已經在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六日至十二月二十五日開辦。
第二個課程開始於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至元月五日。
在這修特課程中,晚上時間多數用來弘法以補充日間的修行,因弘法有深入淺出的分別,所以我把它紀錄為上下冊以供參考。
此書為下冊,它對追求真理或修行的人有很大的幫助。
本書依照秩序分別說明,以便使那些對修行有興趣的人更容易了解。
我深信讀者會明白此書的大意,因為他已用淺白的文字表達其意義。
最後,萬分感激禪師為我們說出這圓滿的佛法。
謝謝U Khin Hlaing將此書轉錄,Miss Hoo Soon Ying的編輯,
並且對助印這本書的人到萬分的謝意,希望大家能夠遠離色身的痛苦。

Miss Tan Bee Chin 謹序 1984-7-6

 

三種知識

返回目錄

這裡所謂的三種知識是:

-1- 由聽、聞佛法得來的知識(Sutamaya Nanaa)

-2- 由思考和理解得來的知識(Cintamaya Nanna)

-3- 由修行和體驗所得來的知識(Bhavanamayaa Nana)

對於以上第一和第二種知識,我可以給你們幫助,但是不能幫助你們得到修行和體驗所得來的知識,求到這種知識是你們的責任,你必須進修內觀法來得到它。

現在我為你們証明只有精神和物質的存在。如果你把身體分為三十二個部分,然後再問自己三十二個問題,你就會明白並沒有男人和女人的差別存在。但是這種知識只限於思考而已,並不是本身體驗得來的知識。但是它確能夠從中幫助你去體驗,並且真正得到知識。 所以你必須利用身體的三十二個部分,來幫助自己證明沒有男人、女人、婦女和其他等等的實質存在。

 

三十二種身體的組織

返回目錄

請記住:世俗法(Conventional Truth)在世間法是正確的,真理(Ultimate Truth)只有在內觀法裡才是正確。我們必須把真理和世俗分開來,不能一概而論。

在還末進入聖界之前,我們必須勉強自己去相信,沒有男人、女人、兒子及女兒的差別存在。這樣勉強自已去相信真理,能夠幫助我們更了解身體的三十二個部分。每天當我們還沒有入睡之前,請自問這三十二個問題,如頭髮是我、他或她嗎?、、、等等。

 

以手指為例

返回目錄

如果以真理來說明,可以知道沒有男人或女人實質的存在。那麼,身體又是什麼呢?

如果我們用整個身體來解釋,便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所以只以身體的一部份做例子, 現在我們就以「手指」為例。

依照世俗的認知來說,將手指稱為手指是正確的說法。但是依照真理來說, 並沒有真正的手指存在,為什麼?我將做以下的解釋。

手指是由指甲、肌肉、皮膚、骨、骨髓和腱組成的,當一這些物體組成一體,才稱為手指。

依世法來說,手指是確實存在的。但是依真理來說,根本沒有手指的存在, 因為你不能說指甲是手指。你可以把指甲當手指嗎?皮膚也不是指甲.....。

這些物體組合起來才形成手指,但是進修內觀法時是錯誤的。

手指是由指甲、肌肉、皮膚.....互相結合在一起才形成的。我們可感覺手指有些部分是硬的, 有些確是軟的,這軟和硬的性質稱為土質 Pathavi Dhatu。

手指不同的部分使我們有冷和熱的不同感覺。這冷熱的性質稱為火質 Tejo Dhatu。 當我們使手指搖動或僵直時,稱為風質 Vayo Dhatu。能夠把指甲、肌肉、皮膚.....組合起來 的物質為水質 Apo Dhatu。所以在此只有軟和硬、冷和熱、動和靜、組合力等性質和因素, 根本沒有手指的存在。

如果我們搖動手腳,就說手指在搖動,這依照世俗法的說法是對的。但依照真理來說是錯誤的。 因為這裡只有搖動,搖動屬於動作,也就是風質。當手指在搖動時,手指為世俗法,搖動是真理, 外在和身內的空氣為無意識的現象,動作是風質。

在進修內觀時,觀察的是真理而不是世俗法,所以當手指在搖動時,觀察的是動作而不是手指。 如果把動作當成手指的話,叫做不正見;能夠分別手指為無意識的物質,而動作是風質,才是正見。

 

精神和物質

返回目錄

現在我為你們証明,一切事物分析起來,只有精神和物質的存在。 我拿一場木板和一束棉花當做例子。

如果我們摸這塊木板,可以感覺到它是硬的, 這硬的性質是無意識的,它是土質(Pathavi Dhatu)的物質。 有時候我們感到自已的身體的某些部分是硬的,這些硬的部分是無意識的,它是土質的物質。

如果我們摸這一束棉花,可以感覺到它是軟的,這軟的性質是無意識的,它是土質的物質。 同樣的,當我們摸到自已的身體時,有某些部分是軟的,這軟的性質是無意識的,它是土質的物質。 我們能夠輕易接受「堅硬的物質為土質」的觀點,但是不能接受「柔軟的物質為土質」的觀點, 其實柔軟的物質也是土質。如果我們把柔軟的東西來與另一個更柔軟的東西做比較,這軟的東西將 相對地成為較硬的東西。所以軟的東西也是土質。

當我們按身體某一部分,可以感覺到某些部分是堅硬的,而某些部分是柔軟的,這些部分是無意識灼物質。 能夠使我們知道這軟硬的性質是我們的意識(Mind)。當我們知道柔軟和堅硬的那一刻, 只有精神和物質的存在,所以根本沒有男人或女人的差別。

我們拿一把火和一塊冰來做例子。如果將手靠近火,可以感覺到它是熱的。 這火的熱度具有無意識的性質,或稱為火質。有時候我們感覺到身體的熱度,這體溫也具有無意識的性質(火質)。 如果我們摸一塊冰,會感覺到冷,冰的冷度具有無意識的性質(或火質)。同樣的, 當我們感覺到身體某些部分是冷的,這身體的冷度也是無意識的性質(或火質)。 我們說熱度是火質,大家都可以接受;如果說冷度是火質,很多人都會懷疑。

冷度其實也是火質。如果我們把這冷度和一個更冷的東西比較,文就顯得比較熱一些,所以冷也屬於火質。

我們所感覺到的身體的冷熱,是屬於物理性質(或火質)。能使我們分別出這冷熱的感覺是意識, 所以在知道冷與熱的那一刻,只有精神與物質的存在。這並不因為男人或女人而有差別。

我們看不見風,可是可以知道身體外面的風在流動,當我們看見樹葉在搖動時,可以知道那是風的作用, 這風是無意識的性質(或風質)。

同樣地,當我們搖動曰肢時,這搖動為風質。我們可以接受「身體以外的風為無意識的現象」的觀念, 卻不願意接受「四肢的動作為風質」的觀念;我們認為是手在動,但這是錯誤的見解。 外在的風是無意識的,同樣的身體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無意識的現象,所以是物理性質(或風質)。

每當我們知道身體的每一個動作時,這動作是無意識的物理現象,而能夠使我們感覺出這動作的, 是我們的意識(精神)。所以知道任何動作的那一刻,只有精神與物質的存在。 根本沒有男人、女人的實質。

假如我們把空氣吹進汽球裡,然後封豎吹氣口,這汽球就能保持它的形狀,因為裡面有空氣, 由此可知,我們可以任意坐和站著,是因為有風在支持,如果身體沒有風的支持,我們將會變軟倒下。

汽球內的空氣是無意識的。當我們坐的時候,風質在支持著,這風質是無意識的 ,能夠知道這風質是精神。所以知道身體在僵直或直立的那一刻,只有精神與物質的存在。

能夠把身體內卅二種物質或其他部分結合起來的力量(或組合力),稱為水質。它的性質細微, 用觸覺是觀察不到的,只能用意識去觀察,它是屬於精神的一部分。

依照真理,我們的身體分析起來,只有四大有在而已。 他們具有柔軟、堅硬、冷熟、僵直和組合力的性質而已。

我們可以將以上全部的物質,歸納成無意識的現象, 而將上述的全部精神元素,歸納成意識而已。這意識(心法)和無意識(色法)的現象就是真理。

 

十八種元素的分析

返回目錄

如果說真理只有精神和物質的存在,那為什麼佛陀又要說出五蘊法、 十二個識體(Twelve Sense Bodies)和十八種元素(Eighteen Elements)?我的解釋如下:

聽聞佛法的人可以分為三種根性, 第一種根性是高尚智慧的人,只知道物質而不知道精神, 喜歡聽聞簡要的佛法。佛陀對這一類人說法,把精神和物質分為五蘊,即是一種物質和四種精神的合計。

第二種根性是中等智慧的人,只知道精神而不知道物質。 佛陀對這一類人說法,把精神和物質分為十二個識體,也就是10.5的物質和1.5的精神。

第三種根性是下根智慧的人,對於精神和物質完全不懂,而且 喜歡聽聞長篇詳細的佛法。佛陀對他們說法時,把精神和物質分為十八種元素來分析說明。

如果我們把精神和物質分成十八種元素來說明,五蘊法和十二個識體自然包括在十八種元素中。

我們把這十八種元素分為三組:

(1)物體組(Object Group)又名六塵。

(2)感官組(Sense Door Group)又名六根。

(3)神識組(Consciousness Group)又名六識。

一共有六種物質體,他們是色彩組,聲音、氣味、味道、觸塵和法塵組。此為綠起元素。

六種感官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和意覺感官。我們把睡眠意識列入意根。這六種感官接受六塵。

六種識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組。這六種識由六根和六塵接觸而產生。

所以合六塵、六根和六識,總計為十八種元素。我舉火柴、火柴盒和生點來做比較, 以便說明六塵、六根和六識的關係。

當我們用火柴磨擦火柴盒時,它就會燃燒。你不能斷定這火從那裡來,又消失到那裡去。 如果火是在火柴裡,我們把火柴在地上磨擦,它卻不燃燒。

如果我們說火是從火柴盒裡來的,那麼我們把火柴盒在地上磨擦時,卻不見火的出現。 所以說火根本不在火柴或火柴盒裡。

當火柴和火柴盒磨擦時,火點才出現。同樣的道理,當六根和六塵接觸時,六識才產生。 這六塵好比火柴,六根好比火柴盒而六識好比火點。

 

看的那一刻

返回目錄

看的那一刻 (有情生命的活動與四念處的實際運作)

當外界的色彩和我們的眼器官接觸時,便產生眼識,發起作用,此時稱為看的那一刻。 色彩和視覺器官是無意識的。色彩為被觀看的目標,器官為看的助緣,眼識是精神。 所以當我們在觀看的那一刻只有精神和物質的作用;色彩和視覺器官是物質,眼識為精神。

如果沒有色塵,視覺不能成立,所以色塵是緣。如有色塵而沒有視覺器官,視覺也不能成立,所以視覺器官是助緣。眼識為色塵和視覺器官接觸時所產生的結果,所以在觀看的那一刻只有起因和結果。

以上的解釋是真理的說明。如果我們不知道這種真理,在觀看的那一刻會產生很多不清淨的心。

每當色塵和視覺器官接觸時,眼識便產生作用。凡夫常說:「我看到了。」如果說我們可以看到色塵,那麼眼睛閉起來的時候也應該可以看到啊!可是卻不能。

例如;請你看這一枝筆,你們能夠看到嗎?當然可以。現在把眼睛閉起來,是否也能看到?不能。如果說你看到筆,那麼當你把眼睛閉上時,也應該可以看到筆啊!所以很明顯的,不是你看到這一枝筆。

又一般凡夫常說:「我親眼看到這枝筆。」如果說是眼睛看到色塵,那為什麼當這枝筆不存在時,我們不能看到它?有時候當我們睡著時眼睛還開著,這眼睛是否也一樣能夠看到東西呢?不能。當我們睡著,眼識不存在,那時只有睡眠意識。能夠歡察到色塵的不是「我」或視覺器官的作用,而是眼識。

凡夫常常錯誤地把眼識所分別的我、他或她當做是真實的。因為我們常說:「我看到。」這是不正見。我們誤認視覺器官是我,而眼識所分別的是人,所以每當視覺器官和色塵接觸時,我們誤認有男人或女人的實質存在,這是不正見。因為我們把色塵當做人我。

依照世俗的看法,我們可以說:「我看到、他看到、或她看到。」但是依照真理,根本沒有我、你和她的差別,只是眼識在反映色塵。

當我們在感受視覺的那一刻,必須以真理去觀察。我們說;「我看到。」應該把這「我看到」分二部份,即是:「我」是世俗的用法,而「看到」是真理的顯現。

在「我」和「看到」之間,必須觀察「看到」。在進修時,如果觀察「我」是錯誤的,必須觀察「看到」才能證悟真理。

在進修時,如果沒有觀察真理,就會產生很多不清淨的心念。因為有「我」的觀念存在,每當眼根和色塵接觸時,對喜歡會產生貪的念頭,而不喜歡的則產生瞋的念頭。因為不知道只有精神和色質的存在,愚癡才會產生。

在觀察的那一刻,如果不希望妄念產生,必須保持「看到、看到」的注意力。當你保持這樣的注意力時,眼識所產生的東西成為觀察的目標。這種觀察成為內觀智識(Insight Knowledge)。在這裡「看到」是一種現象,注意在觀察又是一種現象。所以在觀察的那一刻,根本沒有你、我、他或她的實質存在。因為這樣就可以斷除不正見、貪、瞋、癡和其他惡的念頭。

有句啟示“Cakkhu Mapi Yahta Ando” 意思是:雖然我們有眼睛,但在修行時如同盲人。 這啟示教我們不可隨心所欲地去觀看,但是並不是要我們把眼睛閉上不看,而是要我們每當在觀看時,內心要了了分明。

假如你的臉朝向北方,而要改看西方時,你必須慢慢地把頭移向西方。在移動的過程中,必須注意這要看的念頭。如果你沒有注意這要看的念頭,將會誤以為是我要看,這是不正見。其實不是這我要看,而是這個貪看的念頭產生,一種現象的發生而已。

當你在觀察這「要看」的念頭時,這欲念成為我們觀察的目標,而這觀察或注意的心,成為我們內觀的智識。所以在觀察這「要看」的念頭時,沒有貪、瞋、癡、不正見和其他不清淨的心念產生。

當我們把頭移向目標時,必須保持這了了分明的心。起初注意這個轉彎的念頭,然後觀察這慢慢轉彎的動作。如果沒有注意這轉彎的過程,我們會誤認為是頭在轉。依照真理,並不是頭在轉,只是無意識的風質在轉動。因此在這轉彎的動作中,根本不是頭在轉,也沒有男人、女人的實質存在,它只不過是一種無意識的現象。

在觀察這整個轉彎的過程中,轉彎的動作是我們注意的目標。而這注意或觀察的精神卻成為我們內觀的智識。所以僅僅從觀察這轉彎的動作中,也可以得到內觀的智識。

所以每當我們在觀察某件事物時,必須保持「看到、看到」的念頭。所產生的眼識成為我們注意的目標,而這注意的心(Awareness)成為我們內觀智識(Inside Knowledge)。所以每當觀看待,必須心念分明(mindful)。

 

 

聽的那一刻

返回目錄

現在我將解釋有關聲音、聽覺器官和耳識。每當聲音和聽音器官接觸時,耳識就產生作用,這就是稱為聽的那一刻。

當耳識產生時,一般人說:「我聽到。」這是世俗的說法,但是依照真理,這是錯誤的說法。

如果說是「我聽到」,當我們把耳朵封閉起來時,卻不能聽到,所以不能說「我聽到」。 有時候我們常說:「我親耳聽到。」如果說是耳朵聽到,那為什麼當你睡眠時, 又不能聽到聲音呢?所以不能夠說是耳朵聽到。

聽覺是來自耳識,並不是來自我或耳朵。聲音和聽覺器官是無意識的物質,他們不能起分別作用。

聽覺是耳識的作用,它能分別出聲音來。耳識為精神,聲音和警覺器官(耳朵)為物質(理),所以在聽的那一刻只有精神和物質。

如果此時不能分別出那是精神和物質,即是愚癡,如果認為精神和物質是我、你、他、她、男人、女人或其他等等,那是不正見。

如果聲音動聽,我們便喜歡它,貪心就會產生。如果聲音不順耳,我們便討厭它,瞋心也因此而產生。

如果在聽的那一刻沒有觀察,很多不清淨的心念將會產生。

如果聲音不存在,聽覺不能產生。又如聲音存在,但是把耳朵封閉起來,聽覺也不能產生。所以聲音和耳朵是起因,耳識的產生為結果。因此在聽的那一刻,也只有起因和結果而已。(注:這是緣起法。每一分秒不斷地發生於我們的生命。)

當我們用火柴磨擦火柴盒時,火柴便燃燒,同樣的,每當聲音和耳朵接觸時,耳識便產生。在這裡火柴和火柴盒好比耳朵和聲音,火焰好比耳識。

-1-我們不能說火焰在火柴裡,同樣的,耳識也不在聲音裡。

-2-我們不能說火焰藏在火柴裡,同樣的,耳識沒有藏在耳朵裡。

-3-我們不能說出火焰從那裡來,往那裡去;同樣的,我們也不知耳識從那裡來,又消失到那裡去。

-4-在此聲音和聽覺器官為主因,耳識為結果。所以在聽的那一刻,只有主因和結果,或精神和物質而已。

-5-在聽的那一刻,耳識是我們注意的目標,而注意的心成為內觀知識。所以在聽的時候也能得到內觀知識。

我們的精神在某一刻中只能注意一個目標。所以當我們的精神在注意聽覺時,沒有不清淨的心念產生。

剛才我提到「順耳的聲音使我們產生貪念,逆耳的聲音會使我們起瞋念。」這句話不是絕對的,還需要依靠我們的專注心。

如果我們能夠觀察到聲音為無常的物質,它不斷地在改變,沒有自性(無自主性),這就是智慧的觀察。

如果有了這智慧,雖然有很多順耳或很多逆耳的聲音,但是都不能使你產生貪、瞋的心念。

有句啟示:Sotava Bodhiva Yatha。意為:修行者雖然有耳朵,必須偽裝耳龔。這的啟示告訴我們,不可隨心所欲去聽,但是並不是要我們把耳朵封閉起來,而是在聽聞的那一刻必須專心。(注:所謂專心是指正念、正知、察覺力與如理作意。)

如果要聽聞某種事情,必須注意這要聽的念頭;如果聽到聲音,注意這聽覺,這樣你可以得到內觀的智識。

如果你沒有注意要聽的念頭,就會誤以為是我要聽;這是不正見,而且會產生不清淨的心念。

但是在聽的那一刻如果起觀,就不會產生不清淨的心念。所以每當你在聽的時候,必須小心去觀察。

 

嗅的那一刻

返回目錄

今天我將給你們解釋氣味、嗅覺器官或鼻根和鼻識。

當氣味和嗅覺器官接觸時,鼻識便產生作用。氣味和鼻根為無意識的物質,它們沒有知覺。鼻識能分別出各種不同的氣味來。它為意識的現象所以屬於精神。在嗅覺的那一時刻,只有精神和物質的存在。

如果沒有氣味,鼻識不能產生;如果有氣味而沒有鼻根,鼻覺也不能產生。 所以氣味和鼻根為起因,鼻識為結果。因此在嗅覺的那一時刻只有起因和結果,根本沒有男人、女人、男孩或其他等等。當鼻識產生時,如我們不認識其來源,將會誤認為是我在嗅到氣味。這是不正見,因為嗅覺是「鼻識」的作用而不是「我」的作用。

其實能夠和嗅覺器官接觸的只有氣味,所以根本沒有男人、女人和其他的。但是我們深信有花的氣味、男人的氣味或女人的氣味。我們的精神時常超越嗅覺而製造出個人觀念來,因此我們常常誤認香味為某人或某件東西,這是不正見。

有時候我們常說:「我親鼻聞到這氣味的。」這顯現出是鼻子能夠知道氣味。如果存付這種見解就是不正見,因為母根只是嗅覺的助緣,它不能訃別出什麼氣味來。可是我們時常誤會這鼻根為氣味的嗅者,如存有這種見解者即是不正見。

在嗅覺的那一時刻,如果這氣味合意,你將會喜歡它,貪心因此而產生,如果這氣味逆意,你將會討厭它,嗔心便因此而產生。

如果我們不知道精神與物質的實相,這就是愚癡。如果誤認精神和物質是屬於我、他或她就是不正見。在嗅覺時沒有起觀,污穢之心將會產生。

想要棄除這污穢之心,在嗅覺的那一時刻,必須保持「嗅到、嗅到」。這嗅覺意識將成為我們注意的目標,這注意的心成為內觀的智識。在嗅覺的那時刻只有精神與物質,根本沒有男人或女人。可是當我們注意「嗅到、嗅到」的念頭,有時候會喜愛這氣味,在此必須注意這喜愛的念頭,然後這喜愛的念頭將成為我們注意的目標。這注意的心成為內觀智慧。如果沒有注意這喜愛的念頭,貪心將慢慢的增加。

如果我們不喜歡這氣味,必須注意這不喜歡的念頭。如沒有這樣觀察,嗔念將慢慢的增加。當我們注意這不喜歡的念頭時,這念頭成為我們注意的目標,而這注意的心成為內觀的智識。所以依靠貪念或嗔念也能夠使我們得到內觀智識。

佈施能夠使我們得到福報,但是學習內觀法門能夠觀察到內心的本性。得到無量的功德。

持守戒律能使我們得到戒律的美德。如我們修止觀禪能使我們得到戒律的美德和內心的清淨。如修內觀法門能使我們得到戒定慧的美德。

所以我們必須保持觀察內心的變動。例如當我們嗅到香味時要保持注意「嗅到」的念頭,可是有時候順意的氣味並不一定會使我們產生貪的念頭,不順意的氣味也不一定會使我們產生嗔念。如果能夠以,智慧玄觀察,貪嗔之念將不會產生。

氣味並不能永恆,出現後將會消失。它一直不停在變動,如果我們觀察氣味的本體,分別出它那無常和在變動的本性,這就是智慧的觀察,根本沒有貪嗔之心產生。

氣味能使嗅者產生順意或逆意的念頭,但這並不是絕對的。 因個人智慧的觀察而決定。所以我們必須時常培養智慧的觀察。

 

嘗的那一刻

返回目錄

今天我將給你解釋有關味道、味覺器官和舌識。然後才向你們解釋那些是修禪的基本目標。當味道和味覺器官接觸時,舌識因此而產生作用。三者當中,味道和味覺器官是沒有意識的物質,它們不能起分別作用。舌識為精神,它能分別出味道來。因此在味覺的那—時刻。只有精神和物質的存在。

如有味道的存在而沒有味覺器官,味覺不能產生。所以味覺器官是主因。叉如果有味覺器官的存在而沒有味道,味覺也不能產生,所以味道也是主因。當味道和味覺器官接觸時,舌識才能產生,所以舌識是結果。舌識的產生沒有來源,消失後不知到那裡去。只有足夠的因緣它才能產生。這是真理。如果我們不明白這真理,很多不潔之心將會產生。

例如我們不明白味覺是舌識的功能,我們會誤以為是這「我人」去嘗這味道。如有這一種見解即是不正見。

能夠和味覺器官接觸的只有味道。可是每當舌識產生時,我們的精神時常超越出舌識的範圍而製造出個人觀念來。因此而有這肉類、魚類或菜類的分別,這是不正見的,因為我們把這味道當作肉、魚或菜之類。

味覺器官或舌根只是味覺的助緣,它不能知道味道。可是凡夫常說:「是我的舌頭分別出味道來。」這是不對的說法。如果說是舌頭或舌根分別出味道來,那麼當一個人入眠時,我們把味道之物放進他口裡,可是他不能分別出什麼味道來。所以很明顯的不是味覺器官分別出味道來,只有舌識能夠分別出味道來。

在品嚐一東西而知道它的味道時,如果沒有起觀察,將會產生很多不正見。如果這味道台意你將喜歡它,因此而產生貪心。如果這味道逆意,你將不喜歡它,因此而產生嗔心。如果這貪和嗔心不斷的在增力口,那麼我們將會堆積很多不道德的心念。在吃東西時,如果能夠起觀察,我們將可以斷除很多不潔之心。

當我在錫蘭時,很多西方學者和本地學者問我這一個熱門問題:「吃葷能不能成為佛教徒?」我這樣向他們解答:「我們可以吃葷,如果遠離這三種偏見即是佛教徒。第一,我們沒有親眼看到這些動物被殺害給我們吃。第二,我們沒有聽到這動物被殺害是因為要供給我們吃。第三,沒有懷疑這被殺害的動物是因為供給我們吃的。

當我們在進修止觀禪或慈悲禪時,最好避免吃葷類食物。因為在修此類禪時,我們時常起觀對一切眾生希望他們得到快樂和平安。所以很明顯的我們也希望每個眾生也能起慈悲心。如果此時我們去吃葷類食物便成不恰當。所以在進修止觀禪時,最好避免吃葷類食物。可是當我們在進修智慧禪時,肉食或菜食並不是我們所要注重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去除內心不潔之心。

當我們進食時,如果內心喜歡吃這類食物,貪心因此而產生。如果對這類食物起厭心,嗔心因此而產生。又當我們在吃時,不能了了分明那些是物質和精神,愚癡因此而產生。時常把味道當為物體。例如將香蕉的味道當為香蕉是不正見的。

所以,有時我們吃素類的食物。如果沒有起觀察或禪觀,不潔之心同樣也能夠產生。肉食也同樣。如果我肉食而沒有禪觀,我會因此而喜歡這味道,貪心因此而產生。叉如我對此食物不合意,嗔心叉產生。吃時不能分別出那些是精神和物質,愚癡因此而產生。如我把這味道當為肉類,這是不正見。

其實能夠和味覺器官或舌根接觸的只有味道,沒有肉類或菜類。如果把味道當為肉類或菜類即是沒有正見。

所以我們不能只依靠修行者吃素或吃葷來分別出他們的修行。修行的成功與失敗在於他們吃時有沒有不潔之心。如沒有不潔之心是成功的修行者。如果吃時起喜愛吃或討厭吃某種食物,又不能分別出那些是精神與物質則是失敗的修行者。

所以在用餐時必須專心一致起觀,方能斷除不潔念頭。現在我將告訴你們,當和食物接觸時,如何斷除貪嗔癡。每當我們看到食物時保持注意「看到」。當我們伸出手拿食物時,心意放在手的動作,記住要注意的是,手的行動而不是手,觀察這伸縮性的行動能使我們在用餐時斷除不潔之心。因為我人的精神在每一時刻只能注意一個目標而已。當我們在注意行動的伸縮時,沒有任何的觀念,例如沒有手、肉,菜,沒有貪嗔癡之念存在,只有行動。

當我們和湯匙接觸時,保持注意「觸到、觸到」。這時我們只知道軟硬冶熱的性質,沒有不潔之心。當我們把食物放進口裡,時,注意這每一行動的過程,即手的行動和張開口的行動。

當我們咀嚼食物時,注意這咀嚼的行動或食物軟硬的性質,如重複以口的行動,也作同樣的觀察。當我們在注意這行動的每一個過程中,沒有不潔的念頭存在。這咀嚼的食物有甜酸苦辣的味道,軟硬的性質,如果我們只知道食物的這些性質而不去分別那是肉、菜或魚之類,這是正思惟。如果不斷這樣起觀,在用餐的整個過程中,沒有貪嗔癡之念頭存在。

 

 

觸的那一刻

返回目錄

觸塵有三大種類。即是火質、風質和土質。火質有冶熱的性質,風質有流動的性質,軟硬的性質為土質。

身根或觸覺器官有接受觸塵的能力。這身根遍佈全身除了指甲、頭髮和厚的外皮。當我人的身和尖利的物體接觸時便會感到痛,這是觸覺器官的作用。

身識有兩大種類。一種能夠使人產生快樂的感覺;另一種使人產生不快樂的感覺。當觸塵和觸覺器官接觸時,身識因此而產生。

觸塵和身根為無意識的物質,身識為精神,所以在觸覺的那一時刻也只有精神與物質。觸塵和身根為主因,身識為結果e如果沒有觸塵和身根就沒有身識的產生。身識來自觸塵和身根的接觸,而它是不能獨立存在。當身識消失時我們不知道它的去處,在觸覺的那一時刻也只有主因和結果。

如果你不明白這道理,在觸覺的那一時,你對精神與物質將會誤解,例如說在感覺到軟或硬、冶或熱、流動或僵直時,是身識分別出來的功能。但是如果我們不知道這真理,會誤以為是我人、他或她在體驗這冶熱、軟硬和流動僵直的性質,這是沒有正見。

自然界中能夠和我們觸覺器官接觸的只有風質、土質和火質。但是我們時常誤解這觸塵把它當成是男人、女人或其他等等。有此見解即是沒有正見。

如果所接觸的物體能夠使我們起歡喜心,我們便會產生愛意和貪念。如所接觸的物體不合意而討厭之,便產生嗔念。在接觸的那一時刻如果不能分別出那些是精神和物質,愚癡便產生。

有時候當我們觀察這接觸的物體時,目的是要觀察四大的性質,但是有時候因為集中精神不強,對這接觸物體起了愛意,貪心因此而產生。如果此時注意這貪心,這貪心的念頭便成為我們起觀察的目標,這觀察的心成為我們內觀的智識。所以依靠觀察這貪心的念頭也能夠得到內觀智識。

有時當我們在接觸時,因對這物體不滿意而起嗔念,此時必須觀察此嗔念。這嗔心成為我們觀察的目標,而這觀察的心成為我們內觀智識。

觸塵的意思廣泛,包括身體的每一項舉動,例如行、住、坐、臥。當我們在觀察呼吸時,吸時能使腹部膨脹是因為有風質的流動或稱為觸塵。

接受這膨脹的性質是身根或觸覺器官,而能夠分別出這膨脹的行動是身識。所以在知道腹部的膨脹和收縮時,只有精神和物質的存在。因風質和身根為物質,而身識為精神。

膨脹的行動、觸覺器官和身識三者當中,我們以行動為觀察的目標,因為在那一時刻它比較顯著。但在此時,身根和身識也自然在我們觀察當中。

當我們要坐時,心先動念要坐,身體才坐下去。這念頭是精神,這精神能夠控制身體內的風質。因為有了這風質的支配,身體才能夠站立或坐下。

當我們在坐立的那一時刻,身體內的風質為觸塵,能夠接受這風質為身根,而分別出這風質的是身識。所以在坐立的那一時刻也只有精神和物質。三者當中,我們只依靠風質或觸塵為觀察的目標。所以在坐立時只觀察這坐立的姿態。

當我們要站起來時,心先起念頭要站。這念頭是精神,這精神是促成行動的主因。因為先有這念頭,身體才能站立。所以這念頭和行動成為我們起觀的目標。能夠接受這行動,是身根或觸覺器官;而能分別出這行動的是身識或精神。所以在站起來的那一時刻只有精神與物質。在這種行動的過程中,我們只採取動作為我們修禪的目標,因為此時行動比較顯著。雖然我們不以身根和身識做為目標,但是它們很自然的包含在觀察中。

我人的身體能夠直立是因為身體內有風質支配著,身體的直立是風質的功能。這風質和體內的觸覺器官是物質,沒有意識的現象。能夠知道和分別出這直立或風質是身識或精神。所以在直立的那一時刻也只有精神和物質。

觸塵的範圍很廣,身體的每一個舉動都包括在內。當我們在走路時,我們注意這左腳和右腳的行動。雖然名為左右腳,但其目的是要知道這左右腳的行動,而不是注意這左腳或右腳。

當我們在行禪時,左右腳的行動成為觸塵,能夠接受這行動為身根或觸覺器官,而知道或分別出這行動的是身識或精神。所以在走動的那一時刻也只有精神和物質。

如果在行住坐臥或接觸時沒有起觀,不潔之心將會產生。如果在腹部膨脹和收縮時,分別不出來這是行動便是愚癡。能夠分別出這膨脹和收縮是行動即是正見。

當我們吸進氣時,腹部便膨脹。這膨脹的行動是風質。腹部是世俗的真理。如果此刻把這行動(呼吸)當為腹部即是沒有正見。

初學者很難接受這真理,因為對腹部的觀念很強。但習之不久,在行動的上升和下降的注意心強時,將會捨去腹部存有的觀念。此時你將可以斷除貪、嗔、癡和不正見之念頭。

當你在注意上升和下降的行動時,盡量注意在它的行動。但是有時候我們的注意心不強,對著這上升和下降的行動不能專一,時常被這腹部的觀念所困。此時將產生下正見。如果我們在注意這上升和下降的行動時,沒有聯想到腹部的存在,這樣我們能夠得到正解。

每當在站立時,如果只記得是身體的形狀在支配著你,這是沒有正見。你必須知道只有風質的支配才能使你站立著,如果你的注意心能夠觀察是風質在支配你的站姿,這是正見。所以在站立時要破除這形體的觀念才能得到正見。

每當你在走路時,必須注意這動作的上升和下降,右邊(及左邊,的步法。如果注意心保持在這行動上,這樣(形體的,觀念將不會產生,這名為正見。這時你已斷除貪嗔癡和不正見。但是如果在走時,你把這動作誤以為是腳在走動,即是錯誤的觀念。

現在我要給你分析,在走動當中,並不是只有左右腳的行動而已。還有其他八種物質存在,即是:(一)軟硬的性質或土質。(二)結合力或水質。(三)冶熱的性質或火質。(四)色塵或彩色。(五)氣味。(六)味道或舌塵。(七)本質。(八)行動。

這以上八種性質不能個別分開來,它們一起呈現也一起消失,不能獨立存在。所以在觀察時不能把它們分開來。在這八種性質當中,如果其中硬軟性質明顯,我們把這物體稱為土質。但是土質不能單獨存在,還有其他七種物質的支配。

所以當我們在行禪時,這左右步的行動是我們的目標。此時如果冶熱比較明顯,我們的注意力便栘到冷熱那處。這冶熱便成為我們的目標。有時當要把腳步放下時,發覺到它很沉重,此時水質比較明顯。但是其他七種物質也包含在內,並不是只有水質的存在,只是他們不明顯而已。

所以當你在觀察這腹部的膨脹和收縮時,不限於這上升下降而已。有時會發覺到他上升很長,有時很短。有時冷熱無常,有時僵硬,因為這八種物體的性質不斷的呈現。如果呈現的明顯便能注意到它。但你每一個時刻只能注意到一種現象而已。

有某些修行者,在觀察腹部的膨脹和收縮時,心裡念著無常、苦、無我,這種方法是不合適的。在觀察時,你必須把注意力觀察在這八種物質中而不是無常、苦和無我。當我們在觀察腹部的膨脹收縮時,這行動是物質。它的變動即是 苦諦。

在談話當中,我們可以說無常、苦、無我、五蘊、色塵和意識。但是在修禪時不要去思考這些,你只要注意在這八種物質的變化就夠了,他們很自然的包含在裡邊。

當我們在注意上升和下降的行動時,這行動即是風質,而這風質即是色蘊,而色蘊的存在即是苦諦。

經過了這些講解後,請你們記住在接觸的時候,只有精神和物質的存在。如果把這些精神和物質誤解為有我、你和他的存在,即是沒有正見。如果喜歡這精神物質,貪心便產生。如果討厭這精神物質,嗔心便產生。

如果在觸覺的那一時刻,能夠清清楚楚的分明出每一個現象的發生,將沒有不潔之心產生。

 

 

識產生的那一刻

返回目錄

今天我要為你們解釋法塵、意根和意識。

法塵是思惟的目標,它沒有形象,不能以眼、耳、鼻、舌和身來分別,只有精神能分別法塵。

根據論藏的解釋,一共有六種法塵,它們即是五蘊、十六種精細的物質、八十九種識覺,五十二種心所、觀念和涅槃。

在進修內觀的時候,涅槃不能成為觀察的目標,在此我們不談它。在八十九種識覺當中,四種道的知識(Mangga Citta)和四種果的知識(Phala Citta),也不能成為觀察的目標,因此,我們也把它撇開不談,在進修時,觀念也是我們所要棄除的。

如果我們撇開以上幾種法塵(即涅槃、觀念、道的知識和果的知識),剩下的只有五蘊、十六種精細的物質、八十一種世俗的意識,和五十二種心所。

如果概述以上的各種法,我們可以把他們分成兩大類即是精神和物質而已。所以在進修智慧禪時,我們只需要知道這兩大類。

意根為潛意識的精神,這意識如同睡眠時所呈現的意識,有時候我們也把它稱為睡眠意識,有時又把它當做生命的泉源。其實,意根、睡眠意識、受胎意識和臨終意識都是大同小異。

意識的範圍很廣,它包括所有的精神與心所,除了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和身識。

當法塵和意根接觸時,意識便產生。三者當中的法塵,我們可以把它當做物質和精神。意根和意識當做精神,所以在思惟的那一刻,也只有精神和物質。

三者當中,意識比較顯著,所以我們把意識當做修禪的目標。意識和意根的產生是受物質的支配,亞洲人相信思想來自心臟,西方學者所卻相信思想的產生來自腦。當他們問我那一種說法才是對的,我沒有直接答覆他們,我n他們自己去思考。

其實我們的身體是三十二種物質組成的。其中二十種物質包含腦和心,如果說腦是意識的單位,那麼請你考慮是否心臟也能夠成為意識單位。

依照世俗的說法,你可以把物質當做是心臟或腦。但是真理告訴我們,沒有腦或心臟的存在;腦和心臟是由八種物質和性質組成的,包括軟硬、冷熱、動靜、組合體、色彩、味道、氣味和本質(營養素)。即然腦和心臟也由這八種物質和性質組成,那麼請你考慮:這組合體能不能成為意識的單位?

我這樣問他們:「當你在計劃某件事時,心在那裡?」他們這樣答:「我們的心在腦裡。」我又問當你感到快樂或悲傷時,你的心在那裡?」他們會說:「在心臟裡。」因此我告訴他們,心在腦裡或心臟裡,並不重要,因為真理告訴我們,根本沒有心臟和腦。 依世俗的說法,心臟和腦是存在的。但是進修禪觀時,我們並不需要知道這些,只要知道那一些是意識的現象,那一些是無意識的現象。佛陀沒有說心臟和腦為意識的單位,而說Vatthu Rupa為精神的單位,Vatthu Rupa意為物質的組體。

每當法塵和意根接觸時,便產生意識。這意識和意根的產生,是以物質為基礎。 每當意識產生時,如不把它當做純粹是意識而已,你將以為是我在思惟,這是沒有正見。 當思惟產生時,如果不能認清它是意識而已,即是愚癡;如果喜愛這思惟的產生,即起貪心;如果討厭這思惟不斷地產生,即起瞋念。因此在思惟產生的那一刻,如果不能了了分明,很多不清淨的心念將會產生。

但是每當意識產生時,你認清它是思想、妄念、記憶成是幻想。如果這樣觀察,這「思惟」變成我們觀察的目標,而注意的心便成為我們內觀的知識。所以觀察這思惟的變化,也可以使我們得到內觀智識。

當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觀察這「思惟」時,沒有不清淨的心念可以產生,所以每當思考、回憶、幻想時,必須心念分明地知道。這方法即是如何在思惟產生時觀察。

 

生滅法的解釋

返回目錄

現在我向你們解釋進修禪定的好處,因為很多修行者學 習一段時間後,就會對自己缺乏信心。

他們以為自己的注意力或定力薄弱,這是不確實的。

佛陀告知其出家眾:

Rupam bhikkhave aniccam, 義為比丘們呀!物質是無常的。

Yad anicam tam dukkham, 義為無常的物質是痛苦的根源。

Yam dukkham tad anatta. 義為這無常的物質沒有本性(自性),不能被我們控制。 依照這教法,現象的發生有下列三種性質:

-1- Anicca義為無常。

-2- Dukkha義為若。

-3- anatta義為沒有本性或無我。

當我們在觀察腹部膨脹和收縮的動作時,這膨脹的動作是風質,它是無意識的物體。此時動作不斷在改變,所以我們將它作為無常的例子。因為動作的不斷改變,我們將這腹部的膨脹作為苦的例子。

根據此教法,無常的物質帶給我們苦,所以這腹部的膨脹象徵著無我和沒有本質。

每當我們吸氣時,腹部就膨脹。我們可以給這膨脹的動作三種名稱,即無常、苦和無我,因為它呈現出這三種性質來。雖然如此,他們所代表的意思各不相同。

每當我們注意上升的動作時,會發覺它上升後會消失,不能持久不變,這改變的性質顯現出動作的無常,我們把它稱為Anicca Lakkhana。上升是無常,消失後顯現無常的性質。

當我們觀察上升的動作時,會發覺它一直在消失,這種了悟物質無常性質的知識,我們稱為Anicca Nupassana Nana.

在觀察這上升的動作時,便體會到它慢慢地消失,消失後,新的上升動作又接著呈現出來。這不停的呈現和消失的動作,說明了物質苦的性質,我們把它稱為Dhakka Lakkhana.

能夠了知這種物質生滅法,就是得到苦的知識,我們把它稱為Dhakka Nupassana Nana.

又當我們在觀察這上升的動作時,能夠了了分明它在上升,發覺它是實在的,可是它消失時,卻沒有痕跡,消失的無影無蹤。這顯示出物質的沒有本質,我們不能永遠保持這上升的動作,不能控制它的來去。這種來去無蹤的性質稱為Anatta Lakkhana。能夠在禪觀時悟到這種沒有本質的知識稱為Anatta Nupassana Nana.

所以每當我們觀察腹部膨脹、收縮,坐立或接觸的動作時,會發覺每一現象都不是永恆的,它們不斷在改變,這種知識即是能了悟無常性質的知識(Anicca Nupassana Nana)。 在觀察以上的動作中,如果覺悟每一種現象都是苦,這種知識即是苦諦的知識(Dakkha Nupassana Nana)。

在以上的觀察中,發覺一切現象呈現後將會消失,而且消失的無影無蹤,沒有本質。這種知識我們把它稱為了悟沒有本質的知識,或無我的本質。

當我們這種無常、苦和沒有本性的智慧成熟時,對每一種物質或精神現象的發生會感到厭惡,例如我們在觀察腹部上升或下降的動作時,都會感到厭惡,或對苦、樂的感受感到厭惡。只是我們會認為我們的注意力開始薄弱,這種感受是正常的。

每一位修行者到了這階段都會感到厭惡,認為修行得不恰當,這是錯誤的觀念。我們修行的最終目的是涅槃(Nibbana),即是消滅苦因,這裡所謂的苦,是精神與物質相互作用所產生的苦,涅槃即是消滅這精神與物質所產生的苦因。

如果我們在觀察每一種現象發生時,感到快樂和貪戀,我們已經開始遠離涅槃的目標。因為涅槃是要斷除這精神與物質的交互作用,而快樂與貪念又是精神(心念)作用。

但是如果我們對每一種發生的現象感到厭惡,我們已經接近涅槃。所以每當我們對現象的發生感到厭惡的時候,不應該失望,因為已經快接近涅槃了,必須繼續觀察下去。

當我們呼出空氣時,腹部就會收縮,這收縮的動作也不停在變,呈現後又消失。觀察到這種變動的智慧,就是明暸無常的知識。

每當我們觀察腹部的收縮時,發覺它不停地在改變,明暸這改變的性質帶給我們苦,就是明暸苦的智慧。

又當我們觀察腹部收縮的動作時,發覺它呈現後立即消失,而且消失得無影無蹤,這是明暸現象的發生沒有本質,不停地在生滅,沒有實體可得,這是明暸「沒有本性」的智慧。

當我們還沒有坐下時,念頭先指使我們坐下。這念頭是精神,這精神支配身體內的風質。因為有了這風質,我們才能夠坐著,身體上部份能夠直立,而下部能保持平衡;因為有了這風質,身體才能保持平衡直立,而不單靠我們身體本身就能支配。

當我們坐著的時候,注意這身體的姿勢,有時會發覺身體向前或向後傾,這是因為使身體僵硬的風質開始轉弱。當我們坐著的時候,如果能注意到這僵硬的性質慢慢消失,這種智慧我們稱為明暸無常的知識。

當身體傾向前面,我們把它拉直回來,這樣它又回到原來的姿態。但是過了一回兒,它又再傾向前面或後面,我們又重新把它挺直。我們會注意到坐的姿勢並不能保持永久不變,發覺到它時常在改變。因此我們明瞭不斷改變的現象是苦,而得到苦諦的知識。

當我們注意僵硬的性質時,會發現這性質在消失後便無影無蹤。它告訴我們僵硬的性質沒有本性。當我們觀察坐的姿態時,也會察覺到這姿勢並不能持久不變,它在消失後便沒有痕跡,所以從觀察坐姿的訓練中,我們可以證悟「沒有本性」的知識。

從觀察坐的姿式當中,我們可以得到明瞭無常、苦和沒有本性的智慧。

如果我們這個智慧成熟,對坐的姿勢產生厭惡,就會認定自己的定力薄弱或注意力分散,這是錯誤的觀念,其實我們是在進步當中。

如果改變主意想要站起來,必須先觀察這「要站起來」的念頭,然後才站起來。在要站起來的時候,觀察這慢慢站起來的姿勢。這上升的姿勢只是動作。它不斷地在改變。站立的時候,我們要注意這站的姿勢了。 在時候當我們站著的時候,這種姿勢會搖動,這是因為身體內僵硬的風質開始消失。這身體內的風質支配著站的姿勢,而這風質是由我們的念頭去控制。 我們站起來的時候,念頭控制著風質進行站起來的動作,而保持身體的直立。我們在站立時,僵硬的風質如果消失,身體便開始搖動。從這裡我們也可以明瞭物質無常的知識。如果發覺這姿勢不停地在改變,我們也同樣能夠明瞭無常的物質會帶給我們苦。因此得到苦的知識。

又當我們覺察這僵硬的性質消失後沒有痕跡,就能明瞭支配這體內的風質沒有本性。

如果我們能夠觀察站立的姿勢,也可以得到以上三種知識,就如同觀察坐的姿勢一樣。

所以我們對每一種現象的呈現都要保持注意。如果這注意力成熟,你對每一種現象的發生都會感到厭惡,這樣你己經快接近涅槃的道路了。

 

 

基本目標的解釋

返回目錄

接下去,我要解釋修禪的方法,以腹部的膨脹和收縮,坐和動的姿態做例子。在前一個課程裡,我曾經說過,變化不定的現象是真理,而不能改變的現象是世俗法。你們必須牢記這兩個真理。

 

 

感覺的解釋

返回目錄

等待建構鍵入中

 

 

依八正道來進修智慧禪

返回目錄

前兩天,我和你們談起兩件事實。我說世間沒有男人、女人、我、你和他。 當我在弘法時,很多聽眾這樣問我:如果沒有我、你和他,那麼是誰在修禪呢? 當我在外埠弘法時,人們很喜歡問我這個問題,這裡卻沒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所以我就自問自答了。

二千五百七十三年前,釋迦太子悟道成佛後,弘法四十五年,其中教法包含了八萬四千法門。 如果依照這麼多的法門去學,不是很複雜嗎?所以我現在把他們作概要的敘述。

概述的結果,我們可以得到三十七道品(或幫助悟道的因素)。 其中包括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力、五根、七菩提分和八正道。加起來共卅七種。

為了方便修行起見,我們又可以再把他們概述。概述的結果剩八正道。 他們即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八正道又可以再歸納為三大類:正語、正業和正命歸納為戒的修行; 正精進、正念和正定歸納為定的修行;正見和正思惟歸納為慧的修行。 如果我們把八萬四千法門歸納起來學習,就是戒、定和慧的修行。

佛陀在還沒有涅槃時,把這三種修行歸納為一類--Vaya Dhamma Sankhara Appamadena Sampadetha-- 意為所有緣起的現象,都有其生滅的本質,你們要清清楚楚去分辨觀察它。

這清清楚楚去分辨,意思包含很廣。它告訴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和在觀察的那一刻,聽、嗅、觸和思惟的那一刻,都要了了分明。 簡單地說,是要我們在每一刻中清清楚楚地分辨我們的一舉一動。

這告訴了我們,雖然我們沒有深入經藏,但是在修禪時,能夠清清楚楚地分辨現象的生滅, 就是在跟隨著佛陀的教導。

在家居士如果能遵守五戒,即是在進修正語、正業和正命。

除了以上三種正道屬於戒律的修行外,還有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見和正思惟五種。 可是當我們在清清楚楚地觀察時,這五種正道很自然地包括在內觀法裡。

例如:當我們在呼吸時,我們觀察腹部膨脹與收縮的動作。在觀察這動作中,已經包含了上面五種正道。

每當膨脹與收縮的動作呈現時,你們用心盡量去觀察它,這用心觀察是屬於正精進。又每當膨脹時, 我們能夠清清楚楚地知道,是因為有正念。

在觀察時,膨脹為膨脹,收縮為收縮,心隨著觀察的目標,心境集中是為正定。

在觀察膨脹時,你沒有去分別那一個是膨脹的動作,那一個是精神。但是事後回想起來, 可以分別出那一個是精神,那一個是物質。膨脹為一種現象,而知道的心又是另一種現象, 這種見解名為正見。

有時候我們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目標上,此時能夠把它放回目標上的,就是正思惟的作用, 它引導我們的注意力,使觀察集中在基本目標上。

當我們談起正思惟、正見、正精進、正念和正定時,可以分開來各別說明,但是在修禪時, 這五種現象是分不開的,他們一齊呈現,也一齊消失。

當正精進比較明顯時,我們把這組合的心稱為正精進。如果正定比較明顯,我們把這五個組合的心稱為正定, 其他三種也以同樣的方式去區分。這五種正道巴利文稱為 Karaka Mangganga 意思是活動的現象。

所以如果有人問你:如果說沒有我、你和他的存在,那麼又是誰在修禪呢? 你可以用兩種解答:一種是根據世俗法的解答,一種是根據真理的解答。

依照世俗來說,是我、你或他在修禪,可是依照真理卻沒有你、 我和他在修禪,只有這五種現象在修禪,即是正見、正思惟、正念、正定和正精進在修禪。

所以每當我們在觀察膨脹,收縮、坐姿、站姿或接觸時,雖然不懂以上的佛理, 但是他們已經很自然地包括在內,你應該感到慶幸才是。

我是修禪的老師,每天的責任是要你們去觀察和學習內觀,我已盡了我的責任。 你們的責任是去修行和觀察,以求得內觀的智識。

我弘法到今天為止,希望你們能體證涅槃。

 

 

結論終言

返回目錄

我在開始時,以兩種事實來弘法,在我還沒有結束弘法前,先向你們說明,怎樣去分別世間法和真理。

真理是指那些每一剎那都在改變的現象,而世間法是指那些通常不改變的東西。

涅槃能夠以語言表達--它不能在剎那改變,但是它卻不能給我們觀察,所以我把它擱置不該。

我們只能觀察世間的精神和物質,而不能觀察出世間的精神,所以我們也得把道品和涅槃擱置不該。

請記住:能夠改變的現象即是真理,而不能改變的現象即是世俗。

舉一個例子:這裡有一把火和一塊冰。如果手接近火,我們說手熱。如果依然世間法來說,手真的是熱。 如果去碰那塊冰,我們說手冷。在此想問問你們,那一種現象在改變?手在改變?還是冷熱在改變? 這裡手並沒有改變,而冷熱卻在不斷地改變。所以說手是世俗的用法,而冷熱卻是真理。

我舉一個例子:如果在炎熱的陽光下走動,我們會感到頭上熱。如果依照世俗來說,我們可以說頭很熱。 當頭部熱時,我們走到陰涼處,頭部就感到涼爽。在這裡應該說頭部在改變,還是冷熱在改變?

所以每當我們感到頭熱時,必須觀察這冷熱的性質,而不是頭;頭是世俗的說法,而冷熱卻是真理。

如果能夠把冷熱和頭部分開來,這是正見,又如果把冷熱當做頭,這是不正見。

在這裡請大家記住一句話,世俗的說法是需要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而真理卻是用在進修觀禪時, 你們必須把這兩件事分開來。

最後,我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快樂並且智慧增加。希望大亦逝世後能夠遠離四惡道。

 

 

返回目錄

 

 


dhamma

20190124d dhammachanda 0965167167


 

inserted by FC2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