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禮敬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者

    身念處禪觀修法 第一篇 理論    回首頁

.1-1佛法.....6
    .1-1-1什麼是佛法.....7
.1-2智階.....17
.1-3三十七道品 .....19
    .1-3-1四念處 .....19
        .1-3-1-1修四念處的要件 .....21
        .1-3-1-2身念處 .....23
        .1-3-1-3如理作意和覺察力 .....23
        .1-3-1-4修行所緣 .....24
        .1-3-1-5修行的助緣(有利於斷煩惱的條件) .....25
        .1-3-1-6正確的修法(四念處) .....25
    .1-3-2四正勤 .....26
    .1-3-3四神足 .....27
    .1-3-4五根 .....27
    .1-3-5五力 .....27
    .1-3-6七菩提分 .....28
    .1-3-7八正道 .....30

   

 

身念處禪觀修法 第一篇 理論

-5-

        一切有情,不論是已生或將生,無論如何,都要留下他們的軀殼而(死)去,認知了有情共同的命運, 智者應該努力修行而過著高尚(宗教)的生活。
(無問自說經,小部尼柯耶)

        ……用虔誠的心歸依佛、法、僧,如此他將穫得更大的果報;用虔誠的心持戒:不殺生、 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放逸之因……用虔誠的心持這些戒,如此他將穫得更大果報;他所做的, 盡是慈悲→一陣陣慈悲的馨香……如此他將穫得更大的果報。然而他所必須做的,只是一彈指頃,無常之想。
(增支部尼柯耶,第九冊)

-6-

 
1-1 佛法

回到目錄

        佛法二千六百年前,印度北方釋迦小王國的悉達多太子,因為見到生活周遭苦的逼迫, 所以離開了妻兒(注1)展開獨自追尋滅苦的方法。他追隨當時印度苦行者的修行目標尋求神我→或不死。 他跟一位老師修行,成就了第七次第定(共有八個次第定→四種色界定、四種無色界定)。後來,和另一位老師修行, 又成就第八次第定。但他很快發現這些禪定只是暫時的狀態,根本無法滅苦。然後他開使修苦行, 這種苦行是以絕食來淨化靈魂而擺脫苦痛。最後他接受一位名為蘇嘉塔(Sujata)的牧羊女所供養的熱乳粥而停止了絕食的苦行。 他體會到極端欲樂(定樂)和苦行並非滅苦之法。 唯有中道法才是滅苦之法。 當夜,在禪定中他體驗四聖諦法而徹悟。他就是後來為佛教僧侶所熟悉稱頌的無上正等正覺者(三藐三佛陀) 或「悟不由他的覺者」。

        今天世界上越來越多人,享受著前所未有的富足生活,但是內心卻覺得很空虛,都逐漸轉向學習四聖諦和中道法。 釋迦牟尼佛經過四十五年的辛勤弘法利生,他只教導一件事:「苦與苦的止息」。 佛陀並不喜歡探究類似「宇宙有盡無盡」這種令哲學家殫精竭慮的問題。

(注1)他們後來又團圓了,在他悟道幾年之後和他身邊的常隨眾回到故鄉,他為他父親、妻子、兒子說法。

-7-

        然而他卻明白地指出 整個宇宙的器世間是色法,而生於其中的有情是心法與色法(名色或五蘊)。在佛陀體證的教法中,並沒有永恆的自我、 上帝創造的靈魂或人的靈魂。佛法的修持,其實可以簡單地定義成把身心當作不斷變化的事物來觀照(明覺)而已。 經過二千多年來,透過許多身心觀照的結果已經累積了大量的專門知識。(甚至近代西方國家對於夢的某些研究成果早在二千年前就為佛教徒熟知了)。

 
1-1-1 什麼是佛法?

回到目錄

1-1-1-1 簡介

        真正的佛法不是寺院、佛像、供養僧人托缽的食物或是儀式。雖然這些事物都很有價值,但不代表真正的佛法。那麼什麼是佛法呢?如果說佛法是以正念、正知修行,引發般若智慧而斷除煩惱並止息痛苦→這個慨念更接近答案,但還不夠清楚。

        如果說佛法是色心二法→那麼就更接近答案了,但還不十分令人滿意,因為「心」(注1)這個字所傳達的慨念是:一個緊湊的心,整個是一體的,處理所有各種不同的精神作用。為了更真實地描述心,可以將心表示成很多心態(心王),每個心王個別生起並且彼此不同:如看的心態與聽的心態不同,妄想的心態與修行時觀身的心態不同等等。「我們」這個整體存在的感覺,也只是每一剎那生起其中一個心態,而且下一剎那迅速地被另一個心態所取代而已, (注1)完整的解釋請參閱本書後面附錄C巴利文索引。

-8-

        但光講心態(心王)還不夠,心態(心王)其實是由52個心所法所組成的(例如:觸、受、想等都是心所法),所以對心的真正定義變成「心王、心所」如果現再將色法也加入佛法實相的定義中的話就成為「心王、心所、色法」。但心王、心所、色法還不是有情身心整體的「描述」。 如果修行成就(體證身心非「我」)會達到一種狀態,此時短暫的道剎那將生起而斷除煩惱,這種道剎那是以涅槃為所緣,而是涅槃佛法實相之一。

        因此我們最後對佛法實相的定義變成身心和覺悟→或者用巴利文表達即是心王、心所、色法和涅槃。對於佛法而言,這四法都是實相,這表示這四法在宇宙都是「真實的」→亦即他們不用透慨念去了解。所以宇宙中每一個有情都由前三法組成→心王、心所和色法,而涅槃→是開悟的四個道果當中,能斷煩惱的道剎那的所緣→是實相中的第四法(重要的是,要了解涅槃只是心在特定的般若智慧狀態下的所緣,涅槃真正呈現的是非常短暫一剎那的安祥與寧靜→而它的屬性不與煩惱相應)。

        佛法立前三法(心王、心所、色法)的目的是要證明「你」實際上由許多部份組成(迅速生滅的心和迅速生滅色身), 因為沒有任何一部份是「你」,他們所共同組成的也不會是「你」,在佛法中這種將色心二法分析成不同的幾個小部份的科學稱 阿毗達摩 :這種科學能幫助我們更容易認清所謂的「我們」是非男、非女並且無我等等。

-9-

        那麼我們第一次對佛法下的定義就是這些實相(心王、心所、色法和涅槃)才是佛法→ 真正的佛法。

        世界上每個有情都符合這個色心二法的定義(心王、心所、色法)。而無情只是物質,是色法。 即使那些不了解這個定義,或未曾聽聞佛法的人,還是由心王、心所、色法所組成的,而 涅槃還是存在於心完全清淨時可達到的一種狀態。 希望在你讀完對真正的佛法簡單的定義之後,能對以下各節中,我們老師針對這個重要課題所作更深入的討論, 能有進一步的信心。

回到目錄

 
1-1-1-2 討論

        可以將佛法定義成兩方面(1)自然界的真實狀態,和(2)佛陀的教法

       (1) 自然界的真實狀態

        佛說「Sabbha dhamma anatta」意即「一切法(事物)無我」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宇宙中的實相→心王、心所、色法、涅槃都有共同的一個特性:他們都是無我。

        這四法是自然界的真實狀態(Sabbha dhamma)→亦即無我非男、非女、無上帝等。「Sabbha」(實體)在這句話中專指無我、無男、無女等。無我是三法印(無常、苦、無我)之中,唯一可以適用於這四個實相。因為涅槃是出世間法:是常、樂、但是無我的,而心王→心所→色法是世間法:是無常、苦、無我。

-10-

        (a)每個人都具足四法中的三法(心王→心所→色法)將我們束縛於生死輪迴→不斷地生、老、病、死之中。這三法(心王→心所→色法)由因緣而生,而且彼此互為因緣:(如:有身無心不能活動,有心無身不能作用)。而且身心一生當中不斷地方迅速生滅,不管我們察覺與否,每一剎那,身心都不斷地生滅變化,這是世間法,而這個體性的推動者並非上帝、梵天或其他神秘力量的介入。

        五蘊或身心是(苦諦)(「sacca」是「真諦」之意。因此「dukkha sacca」是苦諦→第一聖諦)。五蘊真正是苦諦,是苦因的果,苦因是渴愛, 如第二聖諦,集聖諦所述。身心真正的創造者是煩惱,煩惱是渴愛,或者對修行而言,煩惱即是貪、瞋、癡。也唯有煩惱才能創造身心。身心(五蘊)即是我們一般認為的男、女,或此人、彼人,或這個國籍的人、那個國籍的人。 這個因(煩惱)和果(五蘊)都有三個特質→無常、苦、無我,這是自然的法則,沒有任何一個有情例外。

       (b)涅槃也是實相,但他不屬於五蘊→亦即不屬於「世間」(佛陀說:對眾生而言「世間」即是五蘊,因為我們都是透過五蘊來經歷每一件事物。這個「世間」可以稱為「蘊界」或「身心世間」。)

-11-

        涅槃為道剎那所緣,道剎那可以斷煩惱而滅苦→道剎那生起於十六階智中的第十四階智→並且果心會隨之而來(第十五階智)。涅槃稱為出世間法,因為涅槃可以斷除煩惱。涅槃是常與樂,但它不是男或女→無我。

        這是真正的佛法。悉達多太子憑著自己的努力發現了這個智慧→也就是四聖諦。沒有人教他,因此他被稱為「大阿羅漢→無上正等正覺」(悟不由他的覺者)。

        (2)佛陀的教法

        這是佛法的第二種定義方式。佛陀的教法,視個人的根機的不同,會產生三種不同的利益:

       (a)對現世有功德利益。

       (b)對來世有功德利益。

       (c)究盡的善法益,或稱為涅槃,能滅苦。

       (a)的例子,如經典談到不要生氣,佛陀教我們不要瞋恨。佛陀說「不要傷害你的心」。因為瞋恨只會傷害你自己而不是別人。

       (b)的例子,如有關持戒律或修習禪定的教法。

       (c)關於佛陀教授達到涅槃的方法→涅槃的樂不再變苦,不像世間的樂是苦樂參半。

回到目錄

-12-

        這裡我們只談涅槃可以滅苦,真正的苦是五蘊或身心(名色)。最後五蘊完全滅盡時,才能完全達到涅槃(般涅槃)。如佛陀和佛陀當時的徹悟者阿羅漢自己都不會再出生而產生痛苦了。

        那麼什麼是佛陀所教導滅苦的方法呢?

        他所教的是八正道中的戒、定、慧(清楚認知)。

        為什麼是八正道中的戒、定、慧呢?

        因為八正道中的戒、定、慧是中道法,而中道是成就四聖諦所必需具備的。

        八正道稱為中道並且是「唯一的道路」可以到達四聖諦而滅苦。

        中道意即避免欲樂和苦行兩種極端的行為,這是佛陀從當時婆羅門教的修行者當中所發現的。這些婆羅門的修行者認為:自我苦行可以去除貪愛而自我放縱可以去除瞋恨,中道也有避免貪瞋的意思。

        體證四聖諦有什麼利益?

        這個利益就是滅苦。苦滅於以涅槃為所緣的道剎那,而道剎那生起時,能斷除殘餘的煩惱而滅苦(第四道果)。涅槃是非常快樂的,因為不再生死輪迴。

        你說非常快樂是什麼意思呢?

        這種快樂是永遠不再變苦的樂,不同於世俗之樂,因此佛陀說:「涅槃是非常快樂的」。

       怎麼會生起快樂呢?

-13-

        因為涅槃不屬於五蘊,五蘊是真正的苦(苦諦)。如果你沒有五蘊就不會再受苦→諸如老、病、死、哀傷、憂慼等等。這就是為什麼涅槃是快樂的,它不像世俗之樂是苦樂參半的, 涅槃是佛法中最高的善法。

        由戒、定、慧組成八正道。 而戒、定、慧那一樣先呢?我們要先持戒清淨了,然後才能體證定和慧嗎?

        八正道當中的戒、定、慧是一起修的而不是一次修一樣。就像一顆藥丸有三種成份:我們是一次吞下去的。 定的修持是平靜、喜悅的→尤其是達到專注(深定)的人,定是非常快樂的,那麼為什麼我們說唯有涅槃是樂呢?

        雖然修定是善法,定能降服煩惱(蓋),但定只是暫時的平靜,只有蓋被壓制住時,才能維持定的狀態,而且快樂的程度是取決於禪定的深淺。

        但這種禪定的樂受仍在苦樂輪迴之中。

        禪定的修行在佛陀之前早就存在了。佛陀修習禪定直到他成就最高的(第八次第)禪定。但他發現這種禪定不能斷除潛伏的煩惱。後來他發現八正道而體證四聖諦→也因此而悟道了。然後他說:「這是我的最後一生」。因此悟道(涅槃)能斷除煩惱而滅苦→不再輪迴→所以我們說唯有涅槃是樂。

        世界上所有的哲學,只有佛法談到滅苦的智慧。我們怎麼證明這一點?好好的遵循八正道就可以斷除苦的因→煩惱。而煩惱唯有用智慧才能斷除。修行成就可以增長智慧,而這種智慧(內觀或實相般若)可以斷除煩惱,只有佛法可以完全斷除煩惱→意即達到涅槃。這證明修學八正道可以增長智慧。

回到目錄

-14-

        最後這些問題是有關於涅槃的重要問題:

        (a)什麼是涅槃?(b)何處是涅槃?(c)你如何見到涅槃?(意即,如果你相信涅槃存在的話。)

        這些都是很好的問題,因為所有佛教徒都想滅苦,而要滅苦就要證得涅槃,我們將簡短的回答這些問題,但如果你修行成就時,你就會更清楚了。

        (a)什麼是涅槃?涅槃是短暫道剎那的所緣。涅槃是實相,或者自然事物的真實狀態。道剎那以涅槃為所緣能斷除煩惱而滅苦。苦是我(身心)。如果沒有「我」(身心)就沒有諸如老、病、死等等的苦→因為涅槃的狀態是沒有五蘊的。五蘊是真正的苦(苦諦)。

        我們每一個人都由五蘊組成:色、受、想、行、識。或者更簡單說,五蘊是身(色法)和心(心法)。(五蘊的後四項是心法)。五蘊是苦的真理(苦諦,或第一聖諦)苦諦是一直存在著,但我們通常都體會不到。這是由於煩惱(渴愛),而這個煩惱創造了我們。創造我們的煩惱跟我們相處很長一段時間了→除非我們對它做一番改變。

-15-

        (b)何處是涅槃?

        涅槃不是一個地方;它不是任何地方。沒有人,甚至有超能力的人也沒辦法回答涅槃在那裡。涅槃不是天堂;涅槃就像風:只能由它的作用來認知它的存在。涅槃是非常殊勝的道剎那的所緣,涅槃是這種道剎那心的所緣。

        凡夫沈浸於煩惱之中,但如果他修毗婆奢那(智慧禪)而啟法發實相般若時,他的心就會轉為清淨了。這就稱為道剎那和道果。這兩者皆是以涅槃為所緣(十六階智中的第十四階智和第十五階智)。

        涅槃不是心,它只是心的所緣。當實相般若很強的時候,心就可以轉凡為聖。這種轉變稱道剎那。道剎那後面緊跟著是道果。兩者皆以涅槃為所緣。當苦的因滅時,苦(果)就在那一刻被道剎那所滅。悟道的四個道是:入流果,一來果,不還果和圓覺或圓滿者(阿羅漢果)。

-16-

有十種束縛障礙了我們悟道:

        1、我見 。
        2、懷疑佛陀的教法。
        3、執著儀式和典禮(戒禁取見)。(這是指相信任何儀式,諸如:點香或任何慣例的行為或禮拜,可以導致涅槃的任何信仰)。
        4、欲貪。
        5、瞋恨。
        6、色貪。
        7、無色貪。(色界是仍然有色身存在的地方。無色界只有心存在的地方,所以和兩項都是關於貪求天界的存在欲)。
        8、慢。
        9、掉舉。
      10、無明。

        因此,在第一道,入流果的道剎那滅除前三項束縛;在第二道,一來果的道剎那減弱第四、五項束縛;在第三道,不還果的道剎那滅除第四、五項束縛;在第四道,阿羅漢的道剎那滅除了殘餘的五項束縛。

        (c)你如何見到涅槃?想要見到涅槃,必須以正確的方法修四念處。正確的修行四念處是導致悟道的唯一的道路。

    佛說:「比丘們!這條路是令凡夫導致清淨,唯一的道路。(詳見大念處經,長部第二十二經)」

        四念處是三十七道品的最初基礎。而誠如佛陀修過的,三十七道品可以體證四聖諦。當心完全淨除煩惱的時候,你是自知的→不需要別人告訴你→因為涅槃是實相,是由你自知的。誠如比丘所誦的偈子中:「每個人由他自見」。

回到目錄

-17-

 
1-2 智階
   回到目錄

        佛陀透過三個階段體證四聖諦。因為沒有人可以教他,因此他靠自己體會三個智階。

        1.諦智

        第一智階,稱為諦智,他體會到:

        (1)苦諦的十一種行式:(五蘊的)生,(五蘊的)老,(五蘊的)死,哀傷,憂慼,(肉體的)疼痛,苦惱(心靈的苦),失望,關於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

        所有的苦都是由於對五蘊的執取。

        (2)苦之因(集諦):欲貪、色貪、無色貪(見1-4-5節「四聖諦」)。

        (3)苦之滅(滅諦):涅槃是止息苦因(集諦)和果(苦諦)的法,因滅果即滅。

        (4)滅苦之道(道諦):八正道是中道,是唯一可以滅苦的修法。

        2.作智

        這是以第一智階為基礎的實修。苦必須靠修行來認知。集(苦之因)必須靠修行來斷除。滅(涅槃)必須靠修行來證得。道(八正道)必須靠修行來發展。

        3.證智

        證智是成果,或認知所修的與四聖諦之關係的智見。這三智(諦智、作智、證智)被看成是「三層相關的智見和內觀」→與四聖諦有關的三種直觀智見。

回到目錄

-18-

        佛陀在悟道的當夜經歷了四聖諦的三個智階(他經歷了4×3=12階)三個智階(諦智、作智、證智),每一智階乘上四個聖諦。

        修行者要像佛陀一樣的滅苦,必先了解第一智階(諦智),然後了解修法並遵循修法(作智)。這兩種智慧配合在一起,就是我們所要做的修行。

        如果你了解每一智階(諦智),而修第二智階(作智),然後乘上四個聖諦得到4×2=8,就是你現在的毗婆奢那修法。如果你了解結果(證智)就是4×3=12,亦即修行者已成就了出世間法。

        在佛陀悟道不久之後的說法(初轉法輪經)之中,他用以下的詞句描述三個智階。

    諸比丘!我于此四聖諦,以如此三轉十二行相,如實智見上未為完成清淨期間,諸比丘!我于天、魔、梵天世界、沙門、婆羅門、人、天眾世界、不稱現等覺無上等正覺。

    諸比丘!然我于此四聖諦,以如此三轉十二行相,如實智見上已完成清淨故,諸比丘!我于天、魔、梵天世界、沙門、婆羅門、人、天眾世界、稱現等覺無上等正覺。

    又於我智生、見我心解脫不動。此我最後身,不更受後有。(南傳律藏大品第一大楗度)

-19-

 
1-3 三十七道品
   回到目錄

    人不要追憶過去,也不要妄想未來,過去的.....已過了,未來的.....還未到,寧可觀照現在每一個生起的念頭,只要清楚知道而且不迎不拒。今天必須要做這樣的努力,也許明天死亡就會降臨,誰知道呢?(中部-尼柯耶 )

        什麼是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是三十七種助長悟道的特質。這三十七種特質最終引導修行者至體證四聖諦,而以四念處為起始→四念處是三十七道品中最初的四個要目→而終於八正道。

1-3-1四念處 (圖1-1,1-2)

回到目錄

        四念處,或念住於四種所緣(身、受、心、法)或基礎的修法,是目前禪修系統中最普遍的一種修法,而佛陀用以下的詞句來描述:

    比丘們!對於凡夫只有一條路可以導致清淨,克服憂愁哀傷,怯除苦楚悲痛,得到正當行為的準則,體證涅槃,這條路就是四念處。(長部-尼柯耶,四念處經)

-20-

圖1-1

-21-

        (1)所緣:觀照坐的色身→對自己。

        (2)能緣:精進→正念→正知,這就是真正的四念處(這三心即戒、定、慧和八正道)。

        (3)目的:斷除對五蘊的喜歡和不喜歡之念。(貪和瞋)。

        (4)利益:破無明(痴),體證四聖諦和滅苦。

        修四念處和修八正道是相同的,換句話說:如果你修八正道就是修四念處,因為四念處和八正道都是中道法(佛陀說的三十七道品都是中道法)

        四念處是三十七道品的基礎,可以引發實相般若並滅苦。

       身念處有十四所緣,受念處有九所緣,心念處有十六所緣,法念處有五所緣。

        共有四十四個四念處所緣,每一種修法都可以證得阿羅漢果。例如阿難以身念處證得阿羅漢果,在觀照微細的動作時證得的。(他正要躺下來的一剎那,開悟證果的。)

-21-

 
1-3-1-1修四念處的要件
   回到目錄

        (a)必需要以身、受、心或法為所緣。

        (b)必需用三心(精進、正念、正知)在當下觀照所緣 ,這是真正的四念處修法,四念處可以增長導致涅槃的善法。

        (c)以上(a)和(b)配合在一起滅除對「世間」(五蘊)的貪和瞋。

-22-

        (1)身(圖1-2)

        「修身念處時只觀身」(對四念處而言):修一種念處時只觀照一個所緣。如果是修身念處,就只觀身,不要同時觀照身和心:這種同時觀照身與心的方式不是很好的修法。例如,不要把身和受、身和心、或身和法混在一起修。身念處時只觀身,修受念處時只觀受等等。如果你摻雜其他所緣(念處),就像讀一本書,一下子翻到這一頁,一下子翻到另一頁等等。這樣子的話,你就無法了解這本書在講什麼。修行也是這樣,你必須按照《大念處經》的原則去修行,如果用其他的方法是很難見道的(見身心無我)。

       (2)受

        不要在修身念處時觀受,只在修受念處時觀受。例如:身感到痛時不觀照心知道痛。這樣會變得很複雜。以受當做四念處的所綠很難修,因為共有九種受→包括捨受,這是很難觀照的。

       (3)心

        16個心念處:包括貪心、無貪心、瞋心、無瞋心、痴心、無痴心、淫欲心等等。

-23-

        (4)法

        有五個法念處
        1、五蓋
        2、五蘊
        3、十二處(感官範圍,如看、聽等)。
        4、七菩提分。
        5、四聖諦。

1-3-1 -2身念處

        有十四種身念處

        (4)法

        有五個法念處修法,但這個修法只用到兩種:粗顯和微細的動作。初學者應該以身念處修行→觀照粗和細的動作→因為身較心容易觀察。當身觀照很清楚而沒有煩惱的時候,就會生起實相般若,你也就能夠觀照到心了。(這就像鏡子擦得很乾淨時,你就很容易看到東西了)。

        身念處也很適合現代人的性行(見1-3-1-4-1節,適合不同人修的念處所緣)。觀照粗細的動作比其他身念處容易察覺隱藏在色身的苦。

    佛說明覺色身的動作,身苦就無以遁形。

        十四種身念處之中,只有三種是真正是毗婆奢那的修持法:粗和細的動作以及身體組成物的觀照。

1-3-1-3如理作意與覺察力    回到目錄

        加上以上的各點,有兩個要素有助於修行:如理作意(即必須知道做任何事情的原因並防止煩惱)以及覺察力(即知道目前修得對或錯)具足這兩種要素的正確修法可以生起明覺(精進、正念,正知)最後導涅槃而滅苦。

-24-

 
1-3-1-4修行所緣

回到目錄

        這種修法的所緣是粗和細的動作(細的動作是幫助粗的動作順利進行的一些小動作,也就是改變姿勢)。真正的毗婆奢那修法是具足之三心:精進、正念,正知。如理作意和覺察力只是輔助而已。

       修毗婆奢那主要的任務就是斷貪和瞋(細節見第二篇,實修部分)。

1-3-1-4-1適合不同人的念處修法

        (1)愛強(執於欲樂)慧鈍→適合的所緣:身

        (2)愛強(執於欲樂)慧利→適合的所緣:受

        (3)見強(執心為常)慧鈍→適合的所緣:心

        (4)見強(執身心為我)慧利→適合的所緣:法

        (1)貪愛用身念處,因為身容易觀照,而且因為身是不淨、可厭的,因此觀身可以改變執身為淨的邪見(顛倒妄想)(註1)

        (2)改善執身心為樂的邪見。

        (3)改善執身心為常的邪見。

        (4)改善執身心為我的邪見。

-25-

 
1-3-1-5 修行的助緣
   回到目錄

        (1)住的助緣:安靜而且不屬於任何人的,因此沒有執著的煩惱。

        (2)法的助緣:也就是適合修行者的性行,如愛強慧鈍的人合修四念處。

        (3)師長的助緣:教法必須導向減苦,而且要從四念處的理論學起,所以修行者須知道自己所修的是真正的毗婆奢那修法。實修的方法要可以見實相(第一階智:名色分別智)。老師要開放給學生問問題,才能解除學生修行上的可能產生的疑惑。

        (4)食物的助緣:衛生、健康而且不用太豐富的食物。並準備給各別的修行者任何必要的食物限制。

        佛陀說如果住處和食物都很好但無法見法,修行者應該離開那個地方;如果住處和食物都不好但可以見道,修行者應該待在那個地方。即使有人想要趕他走,他都要待在條件適合於見法的地方。

        (5)天氣應該要不太熱或不太冷的地方。

-26-

 
1-3-1-6 正確的修法
   回到目錄

        根據佛陀說,正確的修法:

        (1)可以導致去除對身心的執著。

        (2)可以導致無執。

        (3)去除煩惱。

        (4)完全去除貪欲。

        (5)可以穫得正確的知見或道路。

        (6)可以體証四聖諦。

        (7)導向涅槃(滅)。

        關於第(6)項,當婆羅門帕塔帕達向佛陀問道,為什麼佛陀拒絕回答宇宙是否永恆的問題,而講四聖諦時,

    佛陀說:「帕塔帕達,因為那個問題(四聖諦)是比較有益,是關係到法的,能引導正確的行為能離貪欲,能令心平靜,能認知、深觀更高層次的道,能導向涅槃,因此,帕塔帕達,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對那個問題作進一步的陳述的原因。」(長部尼柯耶,戒蘊品)

 
1-3-2四正勤
(圖1-1)    回到目錄

        (精進於已生的煩惱令斷除,未生的煩惱不令增長)

        (1)努力於斷除惡的境界。

        (2)努力於防範惡的境界(這兩項關於心的煩惱稱為蓋→見1-8節)

        (3)努力於發展善的境界(意即成就智慧)

        (4)努力於維持善的境界(意即保持智慧,這四項都有賴於保持在當下)。

       第(3)項對四念處(修法)已經足夠了有第(3)項,前兩項自然具足。而第(4)項是用來保持在當下的。

        四正勤配合來增長八正道中的戒、定、慧。這四項配合在一起用於觀照四念處的所緣上,斷除惡法而增長善法。

-27-

 
1-3-3 四神足
(圖1-1)    回到目錄

        (1)欲(修行滅苦的意願或抱負)。

        (2)進(精進於滅苦)。

        (3)心(心能得定來滅苦)。

        (4)慧(以般若智慧滅苦)。

 
1-3-4 五根
(圖1-1)(用於四念處時)    回到目錄

        (1)信根(信心、信仰的控制能力):在這個階段,心力變強,不會感到厭倦。修行者深信四念處是真正滅苦之道。

        (2)進根(精神的控制能力):精進主宰著心,使修行可懈怠。

        (3)念根(念住的控制能力):念住變得很強,但別忘了坐的色身。

        (4)定根(專住的控制能力和認知坐的色身。):在四念處修法中,是心能安住於當下。

        (5)慧根(智慧的控制能力):去除無明,使身心認知整個姿勢是坐的色身。

 
1-3-5 五力
(圖1-1)    回到目錄

        (五力的作用和五根一樣,但力量更強)

        (1)信力:對修行的信心增長,確信修法是正確的。

        (2)進力(努力):心精進的力量更強,並且可以克服煩惱(如觀照「心在看」時,知道不是「你」在看等等,進力可以防止妄想心和五蓋的生起。)

-28-

        (3)念力:心能保持在當下。

        (4)定力:心能清楚地觀照坐的色身。

        (5)慧力:智慧變得很強,可以改變「你在坐」的邪見。因為智慧的力量變得比煩惱還強,因此慧力可以斷除煩惱。

        通常一般人開始修的時候,愚痴和(無明)貪愛很強,但到了五力的階段,無明和貪愛已經降服了。

        第一階智(名色分別智)之後,定慧能等持,在這之前,定總是比較強。

 
1-3-6 七菩提分
(圖1-1)    回到目錄

回到目錄

        (七菩提分是可以引發八正道的勇猛智慧,八正道可以導致悟道,而此道始於四念處)

        (1)念覺支(念住)

        正念變得非常強:在這階段修行者確定他將可以証到四聖諦,並成為聖者。要圓滿正念,修行者必須:

        (a)修四念處時保持正念正知。

        (b)不要跟不修行的人接觸。

        (c)隨時會身心保持在當下觀照四種姿勢。

        (2)擇法覺支(研究)

        檢查或研究法:此智是體會身心是無常、苦、無我的,必須圓滿此智,例如:

        (a)修行必須保持平衡,如果信太強會產生貪愛,慧太強會疑法。精進和定必須平衡,太過精進會產生掉舉,太偏定會使精進和精神變差。修行者可能太自滿而卡在第十二階智,而必須從頭開始。

        (b)要保持只與見實相的人接觸。

-29-

        (3)進覺支(精進)

        精進變得更強,必須圓滿十一法,例如:

        (a)會更精進保持修行,因為在這個階段,會生起一種生於惡道是無益的感覺。

        (b)修行者會更加精進,因為現在他對於四念處是滅苦的唯一道路不再感到懷疑。

        (4)喜覺支(喜悅)

        這種喜是生於實相般若而不是世間生於貪愛煩惱的快樂。必須圓滿十一法,例如:修行者會想到佛、法、僧、戒和涅槃的功德。

        (5)輕安覺支(寂靜)

        此智以身心之三法印(無常、苦、無我)為其所緣,必須圓滿七法,例如:

        (a)修行者必須隨時具足正念正知,意即保持在當下。

        (b)必須只接觸有平靜心和了解實相的人。

        (c)吃東西只為 了維持色身繼續修行和滅苦。

-30-

        (6)定覺支(專注)

        必須圓滿十一法,其中如:

        (a)信和慧必須保持平衡。

        (b)進、慧、喜必須很猛利以引導行者入八正道。

        (c)必須隨時隨地保持正念正知。

        (7)捨覺支(平靜)

        必須圓滿五法,例如:

        (a)修行者體會身心即實相(「非男、非女」),而 身心只是業的果報→不需要再為身心做什麼了(捨)

        (b)必須隨時隨地保持正念正知。

註:

        (1)每一覺支都必須以三法印(無常、苦、無我)為其所緣。

        (2)每一覺支都是由四念處而引發的,只是力量更強,智慧更猛利了,以明覺(三心)修四念處直到圓滿菩提分而入於聖道→導致悟道。

 
1-3-7 八正道
   回到目錄

        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最後的要目,加上此八正道共計三十七項。 八正道有世間和出世間兩種,七菩提分圓滿時,八正道就成為出世間(聖道),此時涅槃成為心的所緣。

        重要的是要知道八正道道是要去體証而非遵循而已。例如, 七菩提分圓滿之後,再圓滿八正道,就可以體證四聖諦而達到涅槃。這是由修四念處而體證四聖諦, 這也就是為什麼四念處起於三十七道品之初。因為四念處是因→而八正道圓滿時四念處還屬於世間法, 當體證四聖諦時四念處就變成了出世間法。佛陀在相應部尼柯耶中談到

-31-

        我所教的四聖諦是深奧而難懂的,它是出世間法而本性空寂→無我。未來的比丘將聽不到這種教法, 因為四聖諦對他們而言是難以理解的。只要真金→意即真理→尚存,假金就不存,但真金消失時,假金就出現了, 這就是為什麼佛法會衰微的原因。(其他八正道的部分,見1-1-1節和1-4-7節)

 

 

 

回到目錄

 

inserted by FC2 system